[发明专利]一种隧道渗漏水治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34766.X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4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森森;陈梦圆;张雯;刘文;陈登;张克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康泰建筑灌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E21F16/02;B01D29/01;B01D29/70;B01D29/9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渗漏水 治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渗漏水治理装置,涉及隧道维护治理技术领域,包括主导流罩,主导流罩的一侧开口并固定连接压板,主导流罩的底端固定连接分离处理罩,分离处理罩的一侧弧形设置,分离罩立罩的底端固定连接排水管,分离处理罩的弧形面固定连接排石管,排石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收集箱,分离处理罩内设有分离排放机构,主导流罩的外侧设有固定安装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压板和固定安装机构能够保证主导流罩密封紧固的安装在隧道内的墙壁上,通过设置分离排放机构能够在实现排水的过程中对砂石自动分离,并且能够自动对砂石排放,防止砂石随着水流下导致管道堵塞输水效果好,能够对隧道漏水起到有效地治理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维护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隧道渗漏水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着我国公路隧道迅速发展,其面临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隧道渗漏水现象尤为突出。从国内建成的多数隧道,不管是山岭隧道、城市隧道,还是水下隧道,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渗漏水问题。“十洞九漏”概括了现运营隧道所面临渗漏水问题的广泛性和普遍性。隧道渗漏水问题不仅危害隧道结构本身的安全,同时也影响驾驶员的行车安全性及舒适性。
目前国内的隧道渗漏水问题处理的方法根据渗漏水出现不同的位置以及不同类型,有不同的治理方法。对于线型渗漏水,处理技术主要有化学注浆堵漏、铝槽或PVC管外排以及暗埋PVC管排水法;对于点型渗漏水的处理有,表面封堵、浅孔注浆和埋管引排;对于面型渗漏水问题,处理方法为表面涂刷和浅孔注浆。目前的外排法主要适合线型渗漏水,对于较为秘密集的点渗和面渗效果较差或是无能为力。
针对上面所述的现状主要原因从以下两方面阐述:一是施工工艺问题。暗埋排水法,其主要施工方法是沿渗漏缝开一个宽约为10cm的凹槽。对于面积较大的点渗和面渗若开槽暗埋排水,则对隧道结构的损伤较大;若直接外排,由于其排水通道固定方式是通过射钉直接固定在衬砌上,然后做防水处理,则在接缝处因为较大的拉力出现渗漏现象。二是装置不够完善。
虽然近些年有大量新的排水通道出现,其与传统治理方法相比有加大的改进,但仍然存在不足,它们应用的范围很窄,如大多数都是对像施工缝等这种特殊位置提出的治理方法和装置;不能很好的适用于隧道衬砌任意位置(如拱顶、拱腰、边墙),且在接缝处易出现渗漏水;安装的排水通道都不能主动起到引排水作用而只是提供一个排水渠道。
公告号为CN105114106B的中国发明专利文件中,公告了一种隧道渗漏水治理装置,该装置在隧道渗漏缝的下方设置排水槽,其内部设置集水构件和导流构件,能够将渗漏缝渗漏下来的水高效有序地收集并引导至排水通道中,从而避免渗漏水沿隧道面壁四处渗流的问题。排水槽采用伸入凹槽内的方式安装在隧道上,且凹槽位于渗漏缝的两侧,且二者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与现有技术中开设一个凹槽相比,当渗漏量较大时,由于开槽位置与渗漏缝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增加了渗漏水流到凹槽的过程中的阻力,从而导致排水槽侧翼与凹槽侧壁的接缝处受到的水压力较小,不易出现破坏。但是在排水过程中,由于风化以及其它原因,会有砂石随着水流出,砂石的堆积会造成输水管道的堵塞,导致排水困难,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渗漏水治理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渗漏水治理装置,包括主导流罩,主导流罩的一侧开口并固定连接压板,主导流罩的底端固定连接分离处理罩,分离处理罩的一侧弧形设置,分离罩立罩的底端固定连接排水管,分离处理罩的弧形面固定连接排石管,排石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收集箱,分离处理罩内设有分离排放机构,主导流罩的外侧设有固定安装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安装机构包括开设于主导流罩外侧的多个侧槽,每个侧槽内均设有安装螺栓,安装螺栓贯穿主导流罩和压板并与之螺纹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板包括钢板和硅胶板,钢板的一侧与硅胶板固定连接,钢板的另一侧与主导流罩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康泰建筑灌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康泰建筑灌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47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线切片机主轴主辊配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