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用实时钻孔数据采集监测反馈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34410.6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8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壮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迈尔矿山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7/12;E21F17/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周韶红 |
地址: | 400036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时 钻孔 数据 采集 监测 反馈 系统 | ||
一种矿用实时钻孔数据采集监测反馈系统,包括气体测定器、手持终端,所述气体测定器设置于钻孔出气口,与所述手持终端电连接,将采集到的气体数据上传至所述手持终端,同时所述手持终端对钻杆计数,并在钻机工作时将接收到的数据记录。采用本系统可大幅度降低矿山钻井中的人力资源成本,避免记录过程中的人为失误,并降低数据被篡改的可能性。同时,手持终端对钻孔中的气体浓度生成清晰易懂的可视化表单,从而更完整的掌握钻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及位置,为矿山安全孔施工作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矿安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矿用实时钻孔数据采集监测反馈系统。
背景技术
采用施工钻孔抽采煤层瓦斯是当前治理瓦斯的基本手段,而多年来一直没有可靠与实时的钻孔基础数据。目前,大部分矿井瓦斯钻孔数据的采集采用人工计数、人工巡检加视频监控方式进行验证,且手工单据易污损、造假、丢失,不利于保存和历史查询追溯。
传统钻孔施工数据多采用人工采集和记录方式,因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记录的数据存在误差,以及记录传送时间不及时,难以准确的了解实际情况等问题,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
煤矿井下治理瓦斯钻孔作业中,由于煤层瓦斯含量较高,在打钻过程中涌出大量瓦斯,会出现喷孔、顶钻、卡钻等现象,造成打钻区域或者巷道瓦斯浓度过高甚至超限。同时由于瓦斯含量实时测量的局限性,在矿井瓦斯治理时,不能完全实时掌握工作面或者掘进区域的真实瓦斯赋存情况,造成瓦斯治理的盲目性。
气体测定仪器仅具备单纯监测功能,不采集随钻瓦斯气体等参数,数据不能实时上传,且与瓦斯钻孔无联系,无钻孔深度与瓦斯涌出的关联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少人工记录数据,实时采集记录钻孔数据和需监测气体浓度,测定数据和反馈两者关系的系统。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矿用实时钻孔数据采集监测反馈系统,包括气体测定器、手持终端。所述气体测定器设置于钻孔出气口,与所述手持终端电连接。气体测定器检测钻孔涌出气体浓度。手持终端采集钻孔设计数据和施工数据,工作时记录钻杆根数。监测反馈系统安装于手持终端,用于检测、记录、传送和反馈数据,生成所需的表格和图形。
气体测定器与手持终端形成配套,组成实时钻孔数据采集监测模组。
手持终端对钻杆的根数进行计数,方式包括人工计数和/或行程自动计数和/或钻孔程序自动计数。用记录钻杆根数的方法计算钻孔深度。钻机在完成钻进一根钻杆循环,添置另一钻杆时在手持终端确认钻杆根数。可采用人工在手持终端上确认,或者由设置于钻机上的传感器发送信号至手持终端,在手持终端弹出选项人工确认钻杆根数,或者采用具备钻杆监测的传感器于钻杆安装位置,通过无线自动发送钻杆长度与装载情况至手持终端。
手持终端采集记录数据的频率为1-3秒/次。在这一频率范围内采集的数据,是为了配合钻机钻孔的速度,过高的频率,使得数据量过大,在使用所记录的数据时,会造成过多的计算量,而保证所述的频率,气体误差在可控范围内的同时,数据量适宜的同时节约了手持终端的存储空间。
手持终端还具有预警、报警功能,当气体探测器探测到某一气体浓度超过1.5%时,蜂鸣和/或响铃,同时震动。在矿山作业环境中,气体探测器监测的主要气体浓度为瓦斯浓度。(瓦斯浓度≦0.8%属于低瓦斯浓度,安全。0.8≦瓦斯浓度≦1.5%时,属于中瓦斯浓度,警示。瓦斯浓度1.5%,属于高瓦斯浓度,危险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迈尔矿山设备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迈尔矿山设备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44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卤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针对儿童开发智力的膳食营养餐及其制备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