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参数非线性压扩峰均比抑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27712.0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5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凯明;刘元安;邢智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H04B17/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丁芸;马敬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参数 非线性 压扩峰均 抑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变参数非线性压扩峰均比抑制方法和装置,基于预设概率分布密度函数与压扩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平均功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原始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和压扩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平均功率相等的特性,确定压扩函数的参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压扩函数的参数之间的关系,获取压扩函数的参数;利用压扩函数的参数之间的关系,获取压扩函数的参数;利用所获取的压扩函数的参数,创建压扩函数;将原始正交频分复用信号输入压扩函数,得到压扩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本方案可以兼顾抑制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峰均比和减小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失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变参数非线性压扩峰均比抑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通信中,由于受功率放大非线性的影响,当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峰均比(Peak to AveragePower Ratio,PAPR)过高的时候,将导致正交频分复用信号产生较大的失真,从而对通信系统的性能产生严重影响。因而,如何降低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峰均比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
相关技术中,可以利用限幅法和线性压扩法抑制峰均比。其中,限幅法通过直接对大幅度信号进行压缩,将超过一定幅度值的信号的峰均比限定为一个固定值。但是,限幅法会引入较大的额外噪声,从而导致信号产生较大的失真。线性压扩法通过使用分段线性函数对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幅度进行压扩。但是,线性压扩函数对幅度较大的信号抑制程度不足,该方法对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峰均比抑制效果有限,难以减小正交频分复用信号产生的失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参数非线性压扩峰均比抑制方法及装置,以实现兼顾抑制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峰均比和减小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失真的效果。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变参数非线性压扩峰均比抑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预设概率分布密度函数与压扩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平均功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原始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和所述压扩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平均功率相等的特性,确定压扩函数的参数之间的关系;其中,所述压扩函数的参数包括:纵坐标缩放尺度,横坐标缩放尺度,限幅门限,原始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平均功率,转折因子;
当预设有所述转折因子和所述横坐标缩放尺度时,基于所述原始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平均功率、所述转折因子和所述横坐标缩放尺度,利用所述压扩函数的参数之间的关系,获取所述压扩函数的参数;或者,当预设有所述限幅门限和所述转折因子时,基于所述原始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平均功率、所述转折因子和所述限幅门限,利用所述压扩函数的参数之间的关系,获取所述压扩函数的参数;
利用所获取的所述压扩函数的参数,创建所述压扩函数;所述压扩函数用于抑制所述原始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峰均比;
将所述原始正交频分复用信号输入所述压扩函数,得到所述压扩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变参数非线性压扩峰均比抑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参数关系确定模块,用于基于预设概率分布密度函数与压扩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平均功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原始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和所述压扩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平均功率相等的特性,确定压扩函数的参数之间的关系;其中,所述压扩函数的参数包括:纵坐标缩放尺度,横坐标缩放尺度,限幅门限,原始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平均功率,转折因子;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在预设有所述转折因子和所述横坐标缩放尺度时,基于所述原始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平均功率、所述转折因子和所述横坐标缩放尺度,利用所述压扩函数的参数之间的关系,获取所述压扩函数的参数;或者,在预设有所述限幅门限和所述转折因子时,基于所述原始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平均功率、所述转折因子和所述限幅门限,利用所述压扩函数的参数之间的关系,获取所述压扩函数的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77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