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分离灵芝醇提物中三萜和甾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25201.5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39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蔡鸿飞;张琴;许文东;袁诚;刘菊妍;杨阳;刘春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白云山汉方现代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074 | 分类号: | A61K36/074;A61P35/00;A61P1/16;A61P3/10;A61P37/04;A61P3/06;A61P1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彭妙玲;周增元 |
地址: | 5109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分离 灵芝 醇提物中三萜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提取分离领域,公开了一种快速分离灵芝醇提物中三萜和甾醇的方法。该方法采用聚酰胺树脂装柱,用特定比例的溶剂进行洗脱,得到灵芝醇提物中三萜和甾醇洗脱液,将洗脱液浓缩干燥即得灵芝三萜和灵芝甾醇。灵芝甾醇与灵芝三萜结构相似,极性相似,均易溶于有机溶剂,分离难度较大,传统制备工艺繁琐、生产成本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分离灵芝三萜和甾醇成分的方法,操作十分简便,分离准确度高,重现性好,且安全性高,成本较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提取分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分离灵芝醇提物中三萜和甾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灵芝(Ganoderma lucidum)是一种名贵的药用真菌,属于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真菌赤芝和紫芝的总称,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补中益气、滋阴强壮、扶正固本、延年益寿等功效。灵芝的成分丰富,包括灵芝多糖、三萜及甾醇成分、核苷、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等,其中灵芝三萜和甾醇成分以及灵芝多糖是最主要的活性物质。现代医药学研究灵芝及其提取物发现,灵芝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保肝、降血糖、抑制血管紧张素、抗氧化等功效;灵芝甾醇具有增强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预防前列腺疾病等功效。
目前国内外对灵芝多糖和灵芝三萜的研究比较多,灵芝多糖易溶于水、酸、碱、盐等溶液而难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灵芝三萜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因此灵芝多糖和灵芝三萜较容易分离,其分离工艺比较简单也比较成熟。但灵芝甾醇与灵芝三萜结构相似,极性相似,均易溶于有机溶剂,分离难度较大。灵芝醇提物中主要成分为灵芝三萜和灵芝甾醇,目前对灵芝甾醇类物质的研究不够深入,尤其是对灵芝甾醇类物质分离研究报道非常少,一是因为灵芝甾醇含量相对较低,二是传统制备工艺繁琐、生产成本高,因此,亟需一种简便的方法可以快速分离灵芝三萜和灵芝甾醇。
灵芝三萜和甾醇的提取分离方法主要是有机溶剂浸提法、大孔树脂提取法以及超声波处理法。中国专利CN1629179A采用乙醇回流提取再碱化得到灵芝甾醇类化合物,中国专利CN1560072通过采用超临界提取分离得到灵芝三萜和灵芝多糖成分,中国专利CN101530436A用超声波、酶提等技术提取分离得到灵芝三萜和灵芝多糖成分。目前暂无同时提取分离得到灵芝三萜和灵芝甾醇成分的相关专利,有文献报道采用高压超临界CO2提取灵芝三萜和甾醇,但所得提取物为混合物,未能将灵芝三萜和灵芝甾醇分离,且高压超临界CO2提取方法所需设备投入较大、操作难度和生产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对灵芝三萜和甾醇分离难度较大、工艺繁琐、生产成本高等不足,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可同时提取分离灵芝醇提物中三萜和甾醇成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分离灵芝醇提物中三萜和甾醇的方法,采用聚酰胺树脂装柱,以有机溶剂的水溶液对灵芝醇提物进行洗脱,即可使三萜和甾醇分离。
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乙醇、甲醇、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聚酰胺树脂装柱包括如下步骤:
A、预浸泡:将所述聚酰胺树脂原料用所述有机溶剂进行浸泡,超声或搅拌除去气泡,浸泡时间为10h以上;
B、装柱:将步骤A浸泡后的所述聚酰胺树脂装柱,用水洗柱至无味,获得聚酰胺树脂柱;
C、上样:取所述灵芝醇提物和步骤A浸泡后的所述聚酰胺树脂按质量比1:1~2拌样,之后蒸干,填装到所述聚酰胺树脂柱中完成上样,上样量不超过2.5g/100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白云山汉方现代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白云山汉方现代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52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