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墙装饰节能复合快装板材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21930.3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99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新美装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72 | 分类号: | E04F13/072;E04F13/075;E04F13/076;E04F13/2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润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64 | 代理人: | 孟丽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墙 装饰 节能 复合 板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墙装饰节能复合快装板材,属于装饰材料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板体的另一侧设置有与第一连接件相匹配的第二连接件,还包括可通过自攻螺丝预装在内墙上的挂件,所述板体贴近墙面的一侧也通过自攻螺丝预装有与挂件相适配的扣件,用于将板体安装在内墙上;所述挂件包括第一锁紧板,所述第一锁紧板的一侧上设置有卡紧机构,所述扣件包括第二锁紧板,所述第二锁紧板的一侧设置有与卡紧机构相匹配的卡接座,所述卡接座的正面一侧和下端均呈开口状,本发明简化了安装过程,不需要使用大型设备,且操作更加方便,装饰板的表面不会留下痕迹,使用更加耐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饰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内墙装饰节能复合快装板材。
背景技术
装饰板即家具用材,是一种人造板材,它是用多种专用纸张经过化学处理后,板面具有各种木纹或图案,光亮平整,色泽鲜艳美观,同时具有较高的耐磨、耐热、耐寒、防火等良好的物理性能,许多高级房舍的墙壁、屋顶,制作讲究的柜、橱、桌、床,精密仪器的工作台,实验室的实验台、电视机、收音机以及其它广播电讯设备的外壳,大都采用这种新型的装饰板。
目前,众多的用户选择在内墙上采用安装装饰板来代替传统的油漆涂料,现有的装饰板安装大多是预先在墙上固定好龙骨,然后通过气钉从装饰板表面击穿,使气钉将装饰板固定在龙骨上,此种安装方式不仅操作较为困难,需要使用气泵、气枪等部件,操作较为繁琐,且不适合新手使用,另外气钉会在装饰板上留下痕迹,长期使用易造成装饰板表面的装饰物脱落,影响装饰板整体美观。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墙装饰节能复合快装板材,其优点在于简化了安装过程,不需要使用大型设备,且操作更加方便,装饰板的表面不会留下痕迹,使用更加耐久。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内墙装饰节能复合快装板材,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板体的另一侧设置有与第一连接件相匹配的第二连接件,还包括通过自攻螺丝预装在内墙上的挂件,所述板体贴近墙面的一侧也通过自攻螺丝预装有与挂件相适配的扣件,用于将板体安装在内墙上;
所述挂件包括第一锁紧板,所述第一锁紧板的一侧上设置有卡紧机构,所述扣件包括第二锁紧板,所述第二锁紧板的一侧设置有与卡紧机构相匹配的卡接座,所述卡接座的正面一侧和下端均呈开口状,且卡接座的两侧均开设有条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板体的两侧均设置有燕尾槽口,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靠近板体的一侧均一体成型有卡接于燕尾槽口内部的梯形块,且梯形块的表面涂覆有防火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开设有阶梯槽,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的相对侧设置有卡接于阶梯槽内部的阶梯柱,且阶梯柱的一端开设有可变形的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卡紧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锁紧板上并卡接在卡接座内部的卡接块,所述卡接块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壁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延伸出安装腔并卡在条形孔内部的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由在安装腔内部的防脱落部分和延伸出安装腔的限位部分组成,所述限位部分的横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紧板包括固定在内墙上的导轨和沿着导轨滑动的连接板,且连接板与导轨之间的相对位置可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板体包括内外两侧压花合金钢板,两层所述压花合金钢板之间设置有保温层,两侧所述保温层之间设置有等距分布的隔条。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采用阻燃型的硬质聚氨酯、岩棉、真空绝热板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新美装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新美装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19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