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堵式工业污水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18330.1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1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勇;雷鹏程;陈野;吴锦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第五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68 | 分类号: | B01D29/68;B01D29/72;B01D29/90;B01D29/01;B02C18/14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刘小敏;尤健雄 |
地址: | 51014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堵式 工业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堵式工业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箱和过滤板;还包括铰碎机构,铰碎机构包括铰碎箱和铰刀;铰刀固定在转轴上,该转轴的第一端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电机的传动轴,转轴通过两个第一轴承安装在铰碎箱内;铰碎箱顶部设有连通处理箱污水进口的铰碎箱污水进口,底部设有漏水孔。本发明通过设置铰碎机构对大体积杂物进行铰碎处理,使铰碎后的细小杂物再随着污水通过漏水孔落下到过滤板上进行过滤处理,降低了过滤板上的滤孔被堵塞的风险,并能提高过滤板对污水在单位时间内的处理量,通过铰碎箱对污水产生一定的缓冲作用,防止污水直接冲刷过滤板,对过滤板的滤孔起到一定的防护效果,解决工业污水处理设备容易堵塞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防堵式工业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污水包括生产污水、生产污水及冷却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工业污水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例如电解盐工业污水中含有汞,重金属冶炼工业污水含铅、镉等各种金属,电镀工业污水中含氰化物和铬等各种重金属,石油炼制工业污水中含酚,农药制造工业污水中含各种农药等。由于工业污水中常含有多种有毒物质,污染环境对人类健康有很大危害,因此要开发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并根据污水中污染物成分和浓度,采取相应的净化措施进行处置后,才可排放。
现有污水处理设备在使用时,由于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杂物,并且有些杂物的体积较大,从而容易出现堵塞的现象,工业污水处理设备结构复杂,因此装置损坏时维修起来很不方便,并且装置经常发生堵塞,这样会影响工厂的污水处理效率,因此亟需一种防堵式工业污水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堵式工业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业污水处理设备容易堵塞的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堵式工业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箱和内设于污水处理箱的过滤板;所述污水处理箱顶部设有处理箱污水进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式工业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设于处理箱污水进口与过滤板之间空间的铰碎机构,所述铰碎机构包括铰碎箱和铰刀;所述铰刀固定在转轴上,该转轴的第一端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电机的传动轴,所述转轴通过两个第一轴承安装在铰碎箱内;所述铰碎箱顶部设有连通所述处理箱污水进口的铰碎箱污水进口,底部设有漏水孔。其中,所述处理箱污水进口优选卡接有注水斗,以便于工业污水的注入。
从而,污水从处理箱污水进口进入后,先进入铰碎箱中,由铰刀对大体积杂物进行铰碎处理,使得铰碎后的细小杂物再随着污水通过漏水孔落下到过滤板上进行过滤处理,降低了过滤板上的滤孔被堵塞的风险,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过滤板对污水在单位时间内的处理量,同时,还可通过铰碎箱对污水产生一定的缓冲作用,防止污水直接冲刷过滤板,对过滤板的滤孔起到一定的防护效果,解决工业污水处理设备容易堵塞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布置,所述污水处理箱设有安装有排污阀门的排污管,使得被所述过滤板过滤的杂质能够随着污水在所述过滤板的顶面上滑动进入所述排污管。
从而,防堵式工业污水处理装置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开关排污阀门,使得:在排污阀门关闭时,过滤板能够正常对污水的进行过滤处理,在排污阀门打开时,被所述过滤板过滤的杂质随着污水在所述过滤板的顶面上滑动进入所述排污管并被排出,一方面,可加快工业污水在过滤板表面的流速来提高过滤板在单位时间内的污水处理量,另一方面,可将过滤板截留下来的杂质通过排污管快速排出,且无需停止过滤板对工业污水的过滤工作。
优选的:所述的污水处理箱的底部设有安装有排水阀门的排水管。从而,在污水处理箱内储存的已过滤污水过多时,可通过打开排水阀门,使已过滤污水通过排水管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第五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第五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83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