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筋废料回收加工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11576.6 | 申请日: | 2020-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5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黎讴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讴 |
| 主分类号: | B21F1/02 | 分类号: | B21F1/02;B08B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 废料 回收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废料回收加工装置,包括支撑座,支撑座的上面设有轧直装置,轧直装置由支撑环、弹簧、支撑柱、固定销、滑条、连接板、连接条、上挡板、下挡板、上压轮、下压轮、上支撑轴和下支撑轴组成,支撑座的上面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面焊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敲击装置,通过设置了轧直装置,使得钢筋废料在通过上压轮和下压轮之间的时候能够被轧直,使得钢筋废料方便整理,在运输装卸的时候方便搬运不会乱七八杂,同时也使得在加工的时候更加方便,同时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得不同直径的钢筋废料都可以被上压轮和下压轮夹紧轧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筋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筋废料回收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和建筑的拆迁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钢筋废料,这些钢筋废料还有着很大的用途,这些钢筋废料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回收加工,但是目前这这些钢筋废料在回收的过程中,钢筋基本上都是呈现弯曲状态,使得钢筋在搬运运输的过程中占用空间,这些钢筋废料上面大多都生锈,附着大量的水泥,使得加工过程变得复杂,程序变多。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钢筋废料回收加工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废料回收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筋废料回收加工装置,包括支撑座,支撑座的上面设有轧直装置,轧直装置由支撑环、弹簧、支撑柱、固定销、滑条、连接板、连接条、上挡板、下挡板、上压轮、下压轮、上支撑轴和下支撑轴组成,支撑柱垂直焊接在支撑座上,支撑座的一侧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焊接在上挡板的一侧,上挡板之间设有上压轮,上压轮安装在上支撑轴上,上支撑轴的两端焊接在上挡板上,上挡板的下面设有下挡板,下挡板之间设有下压轮,下压轮安装在下支撑轴上,下支撑轴的两端焊接在下挡板上,上压轮和下压轮之间设有钢筋废料。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上面垂直焊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面焊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之间安装有敲击装置,敲击装置由加固环、凸轮轴、凸轮、连杆、锤头、活塞和活塞板组成,加固环安装在支撑架上,加固环内安装有凸轮轴,加固环可以使得凸轮轴在旋转放入过程中更加顺滑稳定,减小了摩擦力,凸轮轴上焊接有凸轮,凸轮上安装有连杆,连杆的一端设有锤头,锤头和连杆通过圆柱销活动连接,锤头活动安装在活塞内,活塞焊接在活塞板上,活塞板的两端垂直焊接在支撑架的下端,当凸轮轴旋转的时候,会带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会带动连杆和锤头上下往复运动,使得锤头不停的砸动钢筋废料,将钢筋废料上面的铁锈,水泥等附着物砸掉,使得钢筋废料方便加工。
优选的,所述凸轮轴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棘轮,第二棘轮的下面设有第一棘轮,第一棘轮安装在转轴上,转轴安装在电机,电机安装在横板上,横板垂直焊接在支撑架的底部,电机可以带动转轴和第一棘轮旋转,第一棘轮就可以带动第二棘轮旋转,第二棘轮就能够带动凸轮轴旋转,进而使得杆和锤头上下往复运动。
优选的,所述活塞的下面设有敲击台,敲击台的上面开设有V型槽,V型槽用来放置钢筋废料,敲击台和支撑板之间设有废料斜梯,废料斜梯靠近轧直装置的一端高于远离轧直装置的一端,这样钢筋废料在被锤头敲击过后,钢筋废料上面的铁锈,水泥等附着物会掉落在废料斜梯上面,方便清理。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下面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套在限位柱上,弹簧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销固定在限位柱上,限位柱分别垂直焊接在连接板的底面和支撑环的上表面,当钢筋废料进入上压轮和下压轮之间的时候,弹簧会根据钢筋废料的实际尺寸调整上压轮和下压轮之间的距离,使得钢筋废料在上压轮和下压轮之间被夹紧,能够很好的被直。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滑条插接在支撑柱的滑槽内,滑条和滑槽可以使得上挡板在上下轻微滑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讴,未经黎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15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