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药同源野生百合品种品质重大提升和快速繁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9925.0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6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郑奕荣;颜予鹤;陈德宗;连燕华;郑加娜;丁亚;于浩;齐小乎;樊文彬;丘世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顗泉种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22/35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卢丽红 |
地址: | 444100 湖北省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源 野生 百合 品种 品质 重大 提升 快速 繁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食药同源野生百合品种品质重大提升和快速繁殖方法,包括高品质野生百合的品种优选,鳞茎果的冲洗和鳞片的清洗、消毒灭菌、脱毒处理,黄基质外植体的制取;黄基质外植体接种于不定芽诱导培养基;诱导出不定芽外植体和不定芽的优选;不定芽茎胚接种于小鳞茎诱导培养基;小鳞茎和小叶子转接于小鳞茎增殖培养基;小鳞茎转接入分化培养基;将分化苗接种于壮苗生根培养基;炼苗,育苗大棚内将炼化的生根瓶苗培育成脱毒一代果苗;利用一代果苗进行露天种植。本发明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方法提高了野生百合的品种和品质,并采用组织培育方法实现了高品质野生百合的快速繁殖,为大规模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生物技术领域和野生百合品种优选方法,尤其是指对一种食用、药用同源野生百合的品种品质进行重大改良提升和快速繁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百合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是百合植物的原产地,早在1400多年前就有人工栽培种植;我国民间的花百合、食用百合和药用百合的栽种历史悠久;除观赏价值外,大多数百合还可以食用、药用,是上等的滋补佳品。百合的地下鳞茎富有淀粉、蛋白质、脂肪以及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据医药典籍《金匮要略》、《本草纲目》、《中国药典》记载,百合有润肺止咳、宁心安神、理脾健胃、补中益气、利大小便、解无名肿毒及止血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百合含有的秋水仙碱、秋水仙胺等对人体细胞有丝分裂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癌细胞及急性痛风等,均有明显疗效。百合还可以提练葡萄糖和奎宁等药品。百合是一个传统产品,是集食品、药品于一身的绿色保健食品。
百合田间种植年代久远。田间鳞茎分球、鳞片包埋等常规繁殖种植方法,经多代分植以后,百合品种种性退化严重,鳞茎果的产量下降。而且,土壤、鳞茎果累积有害细菌和病毒繁多,细菌感染和植株病虫害日益严重,植株抗病能力弱,种植过程需要喷洒大量的农药。
当前全世界发现百合品种有90多个,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和寒带地区,南半球没有野生种分布。中国是百合种类分布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百合起源的中心。中国约有47个种18个变种,占世界百合总数的50%以上,其中有36个种15个变种为中国特有种。
虽然中国是百合起源地中心、品种最丰富的国家,但因人类活动范围无限制扩大、侵占原生态森林,造成野生百合的数量和种群大大减少,现阶段极少能够新发现野生百合新品种。因此发掘野生百合新品种、提升其品种品质并转化为经济价值就是我们长期任务和目标。
6年前,有科研项目组在湖北当阳市玉泉风景区玉泉寺后山、禅耕地田埂等处,发现少量零星分布的野生百合植株,起果带回实验室进行清洗、鳞片消毒灭菌、脱毒、复本还原种性、组织培养繁殖,并将改良后的组培瓶苗在吉林延边等地进行试验性种植,发现该品种产量高、气味清香、口感清淡略带微微的苦甘味。利用组培生根苗种植的鳞茎球果,经检测结果表明,其淀粉含量、秋水仙碱等有效有用成分都有明显的提高。
在当阳市玉泉风景区后山等地发现的散星状生长的野生百合植株起果时果实大,鳞茎单果状态重约在380-500g之间,品相端正、色泽呈白玉润色、鳞片边缘整齐略有微小凹沟、鳞片宽厚密实上包形成平口状,气味清香。将剥落的鳞片洗净入口生尝,味道清淡微香略带微微的苦甘味,折断时粘液质拉丝较多。根据经验,该品种应该属于野生百合新品种或者其变种。
科研项目组在湖北当阳市玉泉风景区后山发现的野生百合品种,因其具备较好的自然品种种性和外观特性,但数量极少,不具备传统的规模留种繁殖的条件。因此,需要借助生物技术手段,结合品种品质提升、规模化快速繁殖的双重目标,进行实验室组织培养育苗等手段,实现高品质野生百合的快速繁殖,为大规模产业化奠定基础。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药同源野生百合品种品质重大提升和快速繁殖方法,其可解决高品质野生百合的数量稀少、种苗稀缺,保证品种种性良好基因的遗传性和稳定性,大幅度提高亩产量,减少田间传统种植百合的病虫害、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向社会供应能规模化种植的高产、高品质、低病虫害的食用、药用同源野生百合继代种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顗泉种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顗泉种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99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