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簸箕及与之配合的垃圾桶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09583.2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02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周兰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兰仙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A47L13/52 |
代理公司: | 浙江亿创果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39 | 代理人: | 陈晓宇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华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簸箕 与之 配合 垃圾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簸箕及垃圾桶,簸箕包括用于盛放垃圾的斗部,斗部呈一框状本体,其一端开口形成垃圾扫入口,框状本体的另一端与垃圾扫入口对应形成辅助出口,且框状本体活动连接有一可将该辅助出口封闭的尾板,尾板与框状本体之间设置有驱使该尾板将辅助出口封闭的驱动件。当需要将簸箕内的垃圾倒入到垃圾桶内时,只需要将簸箕斗的尾板一端插入到垃圾桶的插入口,就能使得尾板翻动,进而使得辅助出口打开,最终实现簸箕内的垃圾完全倒入垃圾桶内,不会出现将垃圾倒出垃圾桶的问题出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簸箕及与之配合的垃圾桶。
背景技术
簸箕作为每户家庭的必备物件,大家都对其非常了解,大致分为簸箕斗和簸箕杆,通过扫帚将垃圾扫入簸箕斗内,最后通过簸箕斗内的垃圾倒入垃圾桶。然而,在将垃圾从簸箕斗内倒出时,非常容易将垃圾倒出垃圾桶外,特别是灰尘、毛发等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簸箕,能够提高在簸箕转移垃圾的过程中,减少将垃圾倒到外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一种簸箕,包括用于盛放垃圾的斗部,斗部呈一框状本体,其一端开口形成垃圾扫入口,框状本体的另一端与垃圾扫入口对应形成辅助出口,且框状本体活动连接有一可将该辅助出口封闭的尾板,尾板与框状本体之间设置有驱使该尾板将辅助出口封闭的驱动件。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尾板与框状本体枢接,所述驱动件驱使尾板翻转,且在尾板和框状本体之间设置有当尾板将辅助出口封闭时,限制尾板继续翻转的限位结构。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框状本体上的至少一块限位块,当尾板触碰到所述限位块时,限制尾板的翻转。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尾板与框状本体形成的枢接轴轴线不与尾板的宽度对称中心线重合,且枢接轴轴线与宽度对称中心线平行。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框状本体在靠近辅助出口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枢接轴,尾板上设置有与第一枢接轴配合的第一枢接孔。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簸箕还包括簸箕杆,簸箕杆的下方设置梳齿部,梳齿部与框状本体沿垃圾扫入口长度方向配合枢接。
进一步优化为:在框状本体处于垃圾扫入口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枢接轴,梳齿部的两侧设置有与第二枢接轴配合的第二枢接孔,且于梳齿部和框状本体之间设置有卡接结构,当簸箕杆处于与簸箕斗的底面垂直或趋于垂直状态时,卡接结构使得梳齿部与框状本体之间互相卡合。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与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簸箕配合的垃圾桶。
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一种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簸箕配合的垃圾桶,包括桶体,桶体的上部设置有与簸箕斗配合的插入口,且在插入口内设置有用于顶持尾板的顶持块,当簸箕斗沿尾板的方向放入插入口后,顶持块顶在尾板上,且使得尾板翻转打开所述辅助出口。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顶持块的上侧面还设置有一倾斜面,当簸箕斗完全放入该插入口时,倾斜面与翻转之后的尾板面贴合顶压。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桶体包括桶体本部以及处于桶体本体上方的接插框体,接插框体设置有所述插入口。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当需要将簸箕内的垃圾倒入到垃圾桶内时,只需要将簸箕斗的尾板一端插入到垃圾桶的插入口,就能使得尾板翻动,进而使得辅助出口打开,最终实现簸箕内的垃圾完全倒入垃圾桶内,不会出现将垃圾倒出垃圾桶的问题出现,并且此时能够同时完成垃圾桶和簸箕的组合收纳,操作简单,且节约占地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1中的簸箕使用状态整体轴侧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1中的簸箕斗的框状本体与尾板的爆炸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兰仙,未经周兰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95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