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管理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7998.6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24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余亮;武宏伟;朱胜超;张威;郑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27 | 分类号: | G07C9/27;G07C9/25;H04W12/03;H04W4/80;H04L9/40;H04L9/32;H04L67/104;H04L67/109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江舟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管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管理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通过在目标车辆行驶至目标区域的情况下,获取驾驶目标车辆的第一目标对象的身份信息;从目标车辆的车载单元中获取第二目标对象的驾驶证信息,其中,第二目标对象是驾驶目标车辆的对象;在身份信息与驾驶证信息一致的情况下,确定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属于同一目标对象,允许目标车辆通过目标区域,达到了根据从中直接获取的车辆驾驶员的驾驶证信息和车辆驾驶员的身份信息,确定车辆是否可以通过目标区域,实现了从车载单元中直接获取车辆驾驶员的驾驶证信息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驾驶证稽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驾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管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驾驶员驾驶车辆通过稽查点时,通常需要将驾驶证出示给交通管理人员进行驾驶身份的验证,在驾驶员的驾驶证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允许驾驶员驾驶车辆通过检查,但驾驶证尺寸比正常IC卡尺寸偏大,不方便放置在卡包中,因此,驾驶证携带容易遗漏或丢失。电子驾驶证放置在手机中虽然能解决携带问题,但是当交警例行检查时,每台车辆都需要驾驶员停车检查,交警稽查效率并没有提升。
在现有技术中,虽然有可以从OBU(On board Unit车载单元)中IC(IntegratedCircuit Card)卡中的驾驶证信息,但是无法解决一车多用户的方便性问题,也无法解决人证一一对应的问题。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管理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驾驶证稽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管理方法,包括:在目标车辆行驶至目标区域的情况下,获取驾驶所述目标车辆的第一目标对象的身份信息;从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载单元中获取第二目标对象的驾驶证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对象是驾驶所述目标车辆的对象;在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驾驶证信息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和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属于同一目标对象,允许所述目标车辆通过所述目标区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管理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在目标车辆行驶至目标区域的情况下,获取驾驶所述目标车辆的第一目标对象的身份信息;第二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载单元中获取第二目标对象的驾驶证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对象是驾驶所述目标车辆的对象;第一通过单元,用于在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驾驶证信息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和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属于同一目标对象,允许所述目标车辆通过所述目标区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车辆管理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上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处理器被设置为通过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的车辆管理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目标车辆行驶至目标区域的情况下,获取驾驶目标车辆的第一目标对象的身份信息;从目标车辆的车载单元中获取第二目标对象的驾驶证信息,其中,第二目标对象是驾驶目标车辆的对象;在身份信息与驾驶证信息一致的情况下,确定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属于同一目标对象,允许目标车辆通过目标区域,达到了根据从车载单元中直接获取的车辆驾驶员的驾驶证信息和车辆驾驶员的身份信息,确定车辆是否允许车辆通过目标区域,实现了从车载单元中获取的驾驶证信息是否是第一目标对象的驾驶证信息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驾驶证稽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79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互联网系统
- 下一篇:基于安全带状态的交通稽查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