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共价接枝的蓄热调温纤维素液晶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3326.8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6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谢孔良;张旭芳;侯爱芹;高爱芹;郑昌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3/668 | 分类号: | C08G63/668;D06M15/507;C09K19/38;C09K5/06;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魏峯;黄志达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共价 接枝 蓄热 调温 纤维素 液晶 复合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共价接枝的蓄热调温纤维素液晶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面料由结构式(Ⅰ)的聚合物共价接枝面料得到。该方法为:将蓄热调温整理工作液对面料进行浸轧处理,然后烘干、焙烘处理。该面料具有优异的蓄热调温性能和特别的使用耐久性。该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共价接枝的蓄热调温纤维素液晶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服装被称为人体的第二皮肤,对调节人体热舒适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单纯通过增加或减小服装厚度来维持人体适宜的温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具有蓄热调温功能的纺织品及其复合材料深受消费者欢迎和喜爱,也逐渐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
调温纺织品可在不同环境温度下进行双向温度调节,当环境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时,调温纺织品吸收热量,而当环境温度低于一定温度时,调温纺织品释放热量,这一特性极大地改进了服装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能有效地缓解因外界温度的变化给人体带来的不适,从而提高了人体穿着服装的舒适性。
制备调温纺织品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相变材料。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相变材料从环境中吸收热量或者将潜热自动释放到环境中,利用其自身的相转变实现储能与放能,从而达到调节温度的目的。目前,最普遍的技术是将相变材料(芯材)包裹于成膜材料(壁材)中,使之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微小粒子,形成相变微胶囊,再通过面料后整理或者纺丝技术制成蓄热调温面料,如中国专利CN106701029A公开了一种相变调温纤维及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CN108977910A公开了一种相变微球、多功能相变调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CN108659796A公开了一种宽相变温区定形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但是微胶囊材料与纤维的结合牢度差,加工过程繁杂,以及微胶囊材料芯材相互反应、融合性差、相变焓不高等一系列问题,仍然阻碍着调温纺织品的应用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共价接枝的蓄热调温纤维素液晶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相变微胶囊材料与纤维的结合牢度差、相变焓不高等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相变聚合物,所述聚合物结构式为:
式中,m为40~50,n为5~1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相变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将聚乙二醇加热熔化,将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缓慢加入熔化后的聚乙二醇中,混合均匀,加入催化剂,反应,重结晶,得到液晶相变聚合物,其中聚乙二醇与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的质量比为18-22:3-4。
所述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2000。
所述加热熔化温度为55-70℃。
所述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
所述聚乙二醇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8-22:0.06-0.08。
所述反应温度为90-110℃,反应时间为2-4h。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蓄热调温纤维素液晶复合面料,所述复合面料是由上述液晶相变聚合物共价接枝面料得到。
优选地,上述复合面料中,所述面料为纯棉面料。
所述纯棉面料可以为纯棉纤维或纯棉织物;所述纯棉织物可以是白色未上色织物,也可以是染色织物或印花织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蓄热调温纤维素液晶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1)配制具有反应活性的液晶相变聚合物水溶液,得到蓄热调温整理工作液,其中蓄热调温整理工作液质量浓度为20%~80%,具有反应活性的液晶相变聚合物为上述液晶相变聚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33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弹体力磁效应的侵彻计层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加工的自动拉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