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合工厂化生产的彩叶芋的组培快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02109.7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40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官锦燕;谭嘉娜;罗青文;罗剑飘;文明富;许玉婵;黄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湛江甘蔗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正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72 | 代理人: | 张丽 |
地址: | 524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 工厂 化生 彩叶芋 组培快繁 方法 | ||
1.一种适合工厂化生产的彩叶芋的组培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愈伤诱导培养基、芽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
所述愈伤诱导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3.0mg/L 6-BA+0.2mg/L NAA;
所述芽诱导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2.0mg/L 6-BA+0.2mg/L NAA;
所述增殖培养基包括增殖培养基A和增殖培养基B,其中增殖培养基A为基础培养基+1.5mg/L 6-BA+0.2mg/L NAA,增殖培养基B为基础培养基+1.0mg/L 6-BA+0.1mg/L NAA;
所述生根培养基为营养培养基+0.4mg/L IBA +0.2mg/L NAA;
其中,所述基础培养基的组成为:MS培养基添加蔗糖、卡拉胶;所述营养培养基的组成为:MS培养基,添加活性炭、蔗糖、琼脂1。
2.一种适合工厂化生产的彩叶芋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愈伤诱导培养:以彩叶芋卷棒状嫩叶为外植体,消毒后接种于愈伤诱导培养基中进行愈伤诱导;所述愈伤诱导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3.0mg/L 6-BA+0.2mg/L NAA;
S2、芽诱导培养:将S1诱导的愈伤接种于芽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强光刺激分化出丛芽和胚状体;所述芽诱导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2.0mg/L 6-BA+0.2mg/L NAA;
S3、在增殖培养阶段I,将萌发的丛芽和胚状体依次接种于增殖培养基A培养,或者在增殖培养阶段II,将萌发的丛芽和胚状体依次接种于增殖培养基B培养,以分化出植株和胚状体;所述增殖培养基包括增殖培养基A和增殖培养基B,其中增殖培养基A为基础培养基+1.5mg/L 6-BA+0.2mg/L NAA,增殖培养基B为基础培养基+1.0mg/L 6-BA+0.1mg/L NAA;
其中,增殖培养阶段I是指彩叶芋生长的第5~9代;增殖培养阶段II是指彩叶芋生长的第10~13代;
S4、生根培养:将S3中粗壮的植株切成单株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中培养,细弱的丛芽和胚状体再转接到S3的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从彩叶芋生长的第4代开始反复进行S3和S4的转接;所述生根培养基为营养培养基+0.4mg/L IBA +0.2mg/L NAA;
其中,所述基础培养基的组成为:MS培养基添加蔗糖、卡拉胶;所述营养培养基的组成为:MS培养基,添加活性炭、蔗糖、琼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适合工厂化生产的彩叶芋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S1所述外植体的消毒方法为:彩叶芋卷棒状嫩叶依次用75%酒精溶液和升汞溶液进行处理,最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适合工厂化生产的彩叶芋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S4操作为:待苗长至2~5cm,叶片数为3片时,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剩下的芽体和胚状体转接回S3的增殖培养基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适合工厂化生产的彩叶芋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S4生根的苗长至5~7cm,根数8条以上时,移栽到室外培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适合工厂化生产的彩叶芋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为炼苗移栽,是将生根成功的袋苗置于温室中炼苗7~10天,洗净并用1000倍多菌灵处理10min后于基质中栽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适合工厂化生产的彩叶芋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由进口泥炭土:珍珠岩按体积比3:1混合所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湛江甘蔗研究中心,未经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湛江甘蔗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210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