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声性能可调的吸声超材料及其增材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1249.2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4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宋波;范军翔;史玉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K11/162 | 分类号: | G10K11/162;B33Y50/02;B33Y10/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孔娜;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声 性能 可调 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吸声性能可调的吸声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超材料包括多个吸声超材料单元,每一所述吸声超材料单元包括:
卷曲单元(100),包括外壁密封且内壁为螺旋形的框架(110),所述框架(110)的内部空间被螺旋形内壁分成了两部分空间,所述卷曲单元(100)还包括两个分别套设于所述两部分空间周壁的内部隔板(120);
覆盖所述卷曲单元(100)一端开口的微穿孔板(200),所述微穿孔板(200)上设有两个通孔,两个通孔分别与所述内部隔板(120)的两个内部空间贯通;
覆盖所述卷曲单元(100)另一端开口的背板(300),所述框架(110)与所述背板(300)密封连接,所述内部隔板(120)与所述微穿孔板(200)密封连接;或者所述框架(110)与所述微穿孔板(200)密封连接,所述内部隔板(120)与所述背板(300)密封连接,以使两个内部隔板(120)与背板(300)和微穿孔板(200)形成两个声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隔板(120)与所述框架(110)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取值范围为0.1mm~0.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10)的两部分空间对应有两个内部隔板(120),每一所述内部隔板(120)的内部空间中的宽度处处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声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穿孔板(200)上每一通孔的直径均小于对应的内部空间的宽度,且每一通孔对应的柱体到内部空间的三个内壁的距离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声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穿孔板(200)上通孔的直径范围为0.2mm~5mm,所述内部隔板(120)的内部空间的宽度范围为1.5mm~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超材料,其特征在于,两个内部隔板(120)与所述背板(300)和所述微穿孔板(200)分别形成第一声通道和第二声道,所述第一声通道和第二声通道的深度大于或等于2mm且小于或等于待吸收声波波长的1/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10)和内部隔板(120)的厚度范围为0.5mm~2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穿孔板(200)的厚度范围为0.2mm~5mm,所述背板(300)的厚度范围为1mm~3mm。
9.一种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吸声性能可调的吸声超材料的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制备所述吸声性能可调的吸声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124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