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园林道路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94427.3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10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魏荣刚;谢先礼;唐强军;石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1C3/04;E01C5/00;E01C11/22;E01C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邓佳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园林 道路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园林道路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依据规划尺寸标记待铺设道路区域,清理杂物后进行路基挖方;S2、道路填方,将填方进行夯实,重复进行多次填方夯实后形成夯实层,再对夯实层表面进行粗平和精平;S3、在夯实层上均匀打入固定桩;S4、在夯实层上规划出浇筑区域并搭建钢筋网和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层,浇筑区域的两侧预留缓冲区域;S5、混凝土层凝结稳固后,铺设排水砖;S6、在S4中预留的缓冲区域内填充鹅卵石层。本发明的方法有利于延长园林道路的使用寿命,填充鹅卵石块形成缓冲水流冲击的鹅卵石层,防止土壤发生流失,能有效避免路基发生塌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林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园林道路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园林道路的设计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更是风景区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同形式的道路铺装使得道路在园林景观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园林道路往往在两侧都没设置缓冲区域,使得长时间的雨水容易冲跨路两侧的泥土,使土壤容易发生流失,导致路基整体容易出现部分塌陷,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了一种园林道路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依据规划尺寸标记待铺设道路区域,清理待铺设道路区域的杂物后进行路基挖方,夯实底部;
S2、道路填方,将填方进行夯实,重复进行多次填方夯实后形成夯实层,使夯实层达到预设厚度,再对夯实层表面进行粗平和精平;
S3、在夯实层上均匀打入多组固定桩,所述固定桩的上部凸出于所述夯实层的上表面;
S4、在夯实层上规划出浇筑区域并搭建钢筋网和模板,再于浇筑区域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将多组固定桩包裹在内,所述浇筑区域的两侧均预留有缓冲区域;
S5、待所述混凝土层凝结稳固后,在所述混凝土层的表面铺设排水砖;
S6、在S4中预留的缓冲区域内填充鹅卵石层,所述鹅卵石层的上表面与排水砖的上表面相平齐。
优选的是,所述排水砖的两侧边沿均设有四分之一圆弧状的溜水凹槽,所述排水砖相互拼接铺设后形成多条二分之一圆弧状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两端与鹅卵石层的上表面相接触。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桩突出于夯实层上表面部分的高度占所述固定桩高度的二分之一。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桩为圆柱形桩。
优选的是,所述缓冲区域的宽度为浇筑区域宽度的八分之一,所述缓冲区域的长度与浇筑区域的长度相同。
优选的是,所述混凝土层凝结稳固的养护条件为:在25-35℃的养护温度下,养护12-15天。
优选的是,所述混凝土为透水性混凝土,透水性混凝土的孔隙率为20%-30%。
优选的是,相邻两根固定桩之间的距离为0.3-0.5m。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桩在混凝土层内部的高度为混凝土层厚度的1/3-1/2。
优选的是,所述鹅卵石层中的鹅卵石块选用粒径15-45mm的鹅卵石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通过重复多次填方夯实后形成夯实层,在夯实层上均匀打入多组固定桩,控制相邻固定桩的距离,有利于增强园林道路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延长园林道路的使用寿命,使得园林道路的后期维修成本降低。在园林道路往往在两侧都设置缓冲区域,填充鹅卵石块形成缓冲水流冲击的鹅卵石层,使得长时间的雨水也不会冲跨路两侧的泥土,防止土壤发生流失,能有效避免路基发生塌陷。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上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44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