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堵塞网孔的高效型建筑用沙子过筛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92286.1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2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伟 |
主分类号: | B07B1/24 | 分类号: | B07B1/24;B07B1/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5203 贵州省铜仁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堵塞 网孔 高效 建筑 沙子 过筛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堵塞网孔的高效型建筑用沙子过筛装置,包括筛沙罐体和圆弧形的轨道板,所述筛沙罐体为圆筒状结构,所述轨道板的圆弧轴线与筛沙罐体的回转中心线平行且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轨道板的底部焊接有多根竖直的支撑脚,所述轨道板的底部开设有收集口,所述筛沙罐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废料口。优点在于:本发明中的筛沙罐体转动过程中砂料始终会与两至三块筛网接触进行过筛,同时筛沙罐体轴向尺寸较长,不仅可以同时过筛大量的砂料,而且砂料中被筛网阻隔的砂石、垃圾等杂质会经绞龙叶片运输最终从废料口离开筛沙罐体,可以不停机的进行筛沙,大大提高了过筛效率和筛沙彻底性,特别适用于建筑施工的过筛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堵塞网孔的高效型建筑用沙子过筛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关注。长久以来,人在建筑行业中所起到的作用十分的大,几乎绝大多数的操作都是由人来操作,由于建筑施工人员即便手艺再好,都有可能出现误差,加之现在的建筑尺寸和高度都很大,对建筑操作误差所提出来的要求也更加的高。
沙子是建筑领域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基础原料,沙子中存在多种杂质,并且沙子里面的沙粒也分为不同等级,用途不同,需要的沙子的粒径等级不同,目前现有的筛沙装置通过筛网的上下振动或左右抖动来对沙子进行过筛,然而这些筛沙装置在筛沙的过程中,筛网上的例碎石、垃圾杂质越来越多,同时筛网的网孔容易卡住沙粒,导致筛沙的效率降低,且过筛不够彻底,而停机对筛网上的杂质清理,不仅费时费力,还会影响建筑施工的进程,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防堵塞网孔的高效型建筑用沙子过筛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筛沙装置在筛沙的过程中,筛网上的例碎石、垃圾杂质越来越多,同时筛网的网孔容易卡住沙粒,导致筛沙的效率降低,且过筛不够彻底,而停机对筛网上的杂质清理,不仅费时费力,还会影响建筑施工的进程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防堵塞网孔的高效型建筑用沙子过筛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堵塞网孔的高效型建筑用沙子过筛装置,包括筛沙罐体和圆弧形的轨道板,所述筛沙罐体为圆筒状结构,所述轨道板的圆弧轴线与筛沙罐体的回转中心线平行且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轨道板的底部焊接有多根竖直的支撑脚,所述轨道板的底部开设有收集口,所述筛沙罐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废料口,所述筛沙罐体的内壁等距固定有多块隔板,每块所述隔板均沿筛沙罐体的径向分布,每相邻两块隔板远离筛沙罐体内壁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钢制的筛网,每相邻两块所述隔板之间的筛沙罐体侧壁上开设有一个出料口。
在上述的一种防堵塞网孔的高效型建筑用沙子过筛装置中,每两块所述隔板之间均设置两根跟筛沙罐体侧壁密封滑动连接的滑杆,两根所述滑杆分别位于出料口的两侧,每根所述滑杆位于筛沙罐体外的一端焊接有一个抵块,所述滑杆上套设有与筛沙罐体外壁和抵块相连接的弹簧。
在上述的一种防堵塞网孔的高效型建筑用沙子过筛装置中,每相邻两块所述隔板之间的两根滑杆上共同焊接有两块倾斜的挡板,每块所述挡板的底部粘接有缓冲条。
在上述的一种防堵塞网孔的高效型建筑用沙子过筛装置中,所述筛沙罐体内的多块隔板远离内壁的一端共同连接有绞龙叶片,所述绞龙叶片的转动轴线与筛沙罐体的回转中心线重合。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从筛沙罐体的进料口处往筛沙罐体投入砂料,在筛沙罐体转动过程中,转动的筛网和绞龙叶片会带动砂料反复翻滚、滑动,对砂料进行搅动,使其充分离散,避免一些结块的砂料无法过筛而造成筛沙不彻底,出现浪费情况,使筛沙效果更好;
2、本发明在筛沙罐体转动使,位于底部处滑杆上的抵块会与轨道板相抵,使得滑杆相对筛沙罐体向内滑动运动,一方面将挡板抬升,使出料口打开,过筛的沙粒将从沿挡板的斜壁滚落从出料口离开筛沙罐体进行收集,另一方面滑杆位于筛沙罐体一端会向上冲顶钢制的筛网,使网孔上卡住的沙粒脱离,防止筛网堵塞影响过筛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伟,未经李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22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