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青春痘的中药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91900.2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4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姚建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建远 |
主分类号: | A61K36/756 | 分类号: | A61K36/756;A61P17/10;A61K3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东恒知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04 | 代理人: | 罗江 |
地址: | 5517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青春痘 中药 配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青春痘的中药配方,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重量组分:黄芩5‑50份,黄连5‑50份,甘草5‑50份,杠板归5‑50份,黄柏10‑50份,茯苓10‑50份,槐花10‑50份,地肤子5‑50份,桔梗5‑50份,苦参5‑50份,栀子5‑50份,胆草5‑50份,蒲公英5‑50份,连翘5‑50份,野菊5‑50份,柴胡5‑50份,防风5‑50份,银花5‑50份,决明子5‑50份,石膏5‑50份。本发明治疗成本低,服药周期短,可快速改善机体各脏腑功能,疗效可靠,稳定持久,不耐药,有效治疗疾病的同时又可提高病人的机体免疫机能,加速康复速度;各单位药的药性平和,绿色安全,无毒副作用;服用简便易行,药效稳定,见效迅速,可达到“治本”目的,不会出现交叉感染,可免除经常复发而长期用药之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青春痘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青春痘”又称痤疮、粉刺。“青春痘”是一种普发性青少年及中年男女的皮肤疾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但青春期后随着激素水平的降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病愈。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及上胸背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有关的流行病学分析显示:44.5%的青少年患有青春痘。由于好发于面部,若不治疗,容易遗留色素沉着或瘢痕,影响患者的容貌。许多患者因祛痘心切,不遵循病因、病理来系统治疗,抱着“走捷径”、“图省事”、“怕麻烦”的心理,步入了治疗误区。治标不治本,治疗过程痛苦,随时可能复发。
目前,治疗“青春痘”主要采用祛痘化妆品、西药制剂外用疗法、针清疗法、中医外用疗法等方法,但疗效差,复发率高,尤其是祛痘化妆品、西药制剂外用疗法在后期复发的几率几乎是99%。而且该两种方法使用的是激素类药物,虽然可以迅速控制表面症状,但副作用大,容易形成依赖,对皮肤造成直接伤害,降低免疫力,容易留下疤痕。针清疗法是利用刺针将成熟的痘痘刺破,挤出后消炎。这种治疗方法要求下手准、虽然可以直接祛除痘痘,但极易形成痘印,治疗过程痛苦。中医外用疗法通过中医制剂熏蒸、刺络、拔罐等,将中医制剂以气态形式经皮肤途径吸收,即使治愈也是治标不治本,同样容易复发。
本发明旨在采用纯中药配方制剂进行治疗,通过清理体内湿与火、排出体内毒素、增强内脏排毒功能、调整脏腑功能平衡的方式,达到“治本”的目的,设计一种用于治疗青春痘的中药配方,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青春痘的中药配方,本发明的中药配方的副作用小,治疗成本低,能使青春痘轻度患者在10-15天内即可基本痊愈,患者的服药周期短,能在有效防止疾病复发的同时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内脏功能。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治疗青春痘的中药配方,包括以下重量组分:黄芩5-50份,黄连5-50份,甘草5-50份,杠板归5-50份,黄柏10-50份,茯苓10-50份,槐花10-50份,地肤子5-50份,桔梗5-50份,苦参5-50份,栀子5-50份,胆草5-50份,蒲公英5-50份,连翘5-50份,野菊5-50份,柴胡5-50份,防风5-50份,银花5-50份,决明子5-50份,石膏5-50份。
进一步地,黄芩5-50克,黄连5-50克,甘草5-50克,杠板归5-50克,黄柏10-50克,茯苓10-50克,槐花10-50克,地肤子5-50克,桔梗5-50克,苦参5-50克,栀子5-50克,胆草5-50克,蒲公英5-50克,连翘5-50克,野菊5-50克,柴胡5-50克,防风5-50克,银花5-50克,决明子5-50克,石膏5-50克。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青春痘的中药配方的制剂制备方法,所述制剂为汤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建远,未经姚建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19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