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任何高层楼房与立体车库合体修建时的方案及其结构衔接方式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91719.1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3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梁嘉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14/00 | 分类号: | E04H14/00;E04H6/00;E04H6/08;E04B1/38;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任何 高层 楼房 立体车库 合体 修建 方案 及其 结构 衔接 方式 | ||
一种任何高层楼房与立体车库合体修建时的方案及其结构衔接方式,其特征在于:立体车库(2)以竖向直立的结构状态修建在位于任何类型的高层楼房(1)的任何至少一个侧部位置、并均以紧贴侧墙面的形式修建,它采用中间电梯两侧停车位为一组的模式予以修建,它的运行由人在立体车库(1)底层外部予以有效操控。或者:立体车库(2)以竖向直立的结构状态与已经建造好的高层楼房(1)贴墙修建时必须考虑到前者的水平牵拉结构必须要在高层楼房(1)的墙壁上穿墙而过,并从该墙壁的内侧牵拉并锁紧外部的立体车库(2)所对应的结构件;此时合体修建的立体车库(2)组成模式与对它的操控方法均可与“或者”之前的立体车库(2)完全一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与立体车库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新建高层楼房或已建好的高层楼房与立体车库合体修建时的方案及其结构衔接方式技术,显然,涉及适实施本发明的地方是在居民小区住宅中的高层楼房或各类街道附近的普通高层办公楼房与普通高层宾馆。
背景技术
以目前的居民小区来看,其中建造的均是楼房或高层楼房,停车难是普遍存在的大问题,即便新建的与高层楼房为主的大型小区,设置其中地下停车库中的停车位也极其有限,仍然存在的停车难问题也不容忽视,小区中难免经常会造成人车混杂的令人“难堪的局面”。
以目前遍布各类街道旁的诸如办公大楼类的多种需求的高层楼房比比皆是,尽管为其配置了数量极其有限的地下停车位与地上停车位,等等,但就目前的事实情况来看,尽管人们已经做出了种种努力,停车难仍然是目前人们难以解决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经常会造成令人“难堪的局面”。
一种由中国西安市近期首先建成的世界上第一座净化城市空气的雾霾塔之后,由与围绕它组合修建立体车库的合体设计方案技术“CN108661414A”的影响下:将促成本发明完成了视乎是“转移发明或用途发明”的设想。——当然,涉及竖向高层并非环形立体车库贴附在高层楼房的侧部实施合体修建时的结构衔接方案等等要求是不同的,尤其是在已建好的高层楼房的侧部实施合体修建时的要求更不会相同,但均是属于能够设法寻求解决的相关问题,尽管会有一定的难度。
显然,至目前为止,城市停车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人们一直难以解决的一个大问题了,它已经一直在给人们造成着非常令人“难堪的局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非常令人“难堪的局面”而提出。
本发明的关键在于:提出一种与高层楼房建筑有关的涉及到与高层楼房贴墙面而合体修建的方案以及它与立体车库之间的结构衔接方案。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
由于采用了本高层楼房与立体车库合体修建的方案以及两者之间的结构衔接方案,这就为在高层楼房的侧部可修建竖直式单排立体车库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它在高层楼房建筑的边侧占用的地皮面积很不起眼、极小,一般为高层楼房占地面积的几十分之一,甚至低于百分之一。此举首先就可为普遍的居民小区的停车难问题排忧解难,其次也可在条件允许下为其他用途的高层楼房配套使用的停车位在其巨量增加的问题上排忧解难。
附图说明
图1示意了横截面为矩形的高层楼房与立体车库合体修建时的方案正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1:高层楼房;2:欲合建的立体车库(含:图左侧两组并列小轿车车库与图右侧一组大轿车车库);3:可通往立体车库底层入口处的道路;M:预埋件预设的区域(此区域为新建高层楼房将来欲增加立体车库高度的区域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之目的,拟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新建高层楼房1与立体车库2合体建造时的模式:
有:高层楼房1与立体车库2,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17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