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深基坑工程的复合式柔性支护一体化支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91166.X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36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方薇;石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7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保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4 | 代理人: | 郭楚媛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基坑 工程 复合 柔性 支护 一体化 支撑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深基坑工程的复合式柔性支护一体化支撑系统,属于建筑深基坑复合式柔性支护领域,采用根据支护要求设计的预处理钻孔工具对钻孔进行预处理后,再进行锚固,可以有效提高锚杆与基坑内部的牢固性,并且采用钢丝网框能及时对深基坑边坡进行有效的覆盖和支护,有效的吸收边坡位移时产生的动应力,有支撑缓冲作用,锚杆与深基坑护坡成为一体共同承担弹性应变,提高深基坑边坡的自承受力,缓冲作用的弹性填料以及加固作用的锚杆以及喷射混凝土共同构成复合式柔性支护体系,极大的改变了支护效果,且预制构件使得施工方便,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深基坑复合式柔性支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深基坑工程的复合式柔性支护一体化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
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使得基坑工程的重要性凸显,由于多数基坑位于人口稠密、建筑物密集、地下与地上市政管线密集的建筑群中施工,对基坑的稳定和位移要求控制很严,随着对地下空间的充分利用,基坑深度不断增加,对于基坑支护的要求更高。
柔性支护结构在深基坑工程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与刚性支护不同的是,现有技术中的柔性支护结构一般由排桩或连续墙组成,其下端嵌入到土体中,并通过锚杆或内支撑系统获得额外的支撑作用,其工作状态一般为弹性嵌固,现有技术中的柔性支护施工一般都是现场施工,施工效率低,且相邻排桩或连续墙之间为刚性连接,支护效果差。
现有锚固方式中,采用柔性支护,导致锚杆需承受重物的压力之外,还要小心由于柔性支护的波动力,例如重物落在柔性支护上,柔性支护通过波动缓冲,将其抵消,从而导致锚杆极易松动,所以对于锚杆固定相比之前需要更加稳固。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建筑深基坑工程的复合式柔性支护一体化支撑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深基坑工程的复合式柔性支护一体化支撑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基坑边坡进行平整;
S2、对步骤S1修整后的边坡迅速喷混凝土,及时封闭基坑边坡;
S3、待步骤S2的混凝土凝固后,根据支护设计采用预处理钻孔工具进行钻孔,并在钻孔完毕后,对钻孔内部进行预处理;
S4、预处理完毕后在锚孔内注入水泥浆,插入锚杆;
S4、在锚杆施工完毕后的基坑边坡上安装预制钢丝网框,相邻两个钢丝网框通过连接组件与锚杆端部连接,各钢丝网框边框的底部预留有插入端,施工时将插入端插设在基坑底部;
S5、在安装好的预制钢丝网框上二次喷射混凝土。
优选地,所述的预处理通过预处理钻孔工具向锚孔内部灌水,使其内部变为泥浆。
一种建筑深基坑工程的复合式柔性支护一体化支撑系统进行设计的预处理钻孔工具,所述预处理钻孔工具包括:外连接框架、动力驱动仓、分隔仓和预处理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接框架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动力驱动仓和分隔仓,所述分隔仓内部活动套接有预处理钻头;
所述动力驱动仓内部固定安装有动力驱动机构,所述动力驱动仓内部位于动力驱动机构下侧固定安装有预处理切换机构,所述预处理切换机构右侧活动套接在动力驱动机构上,所述动力驱动机构右侧上方与预处理钻头左侧固定连接,所述预处理钻头内部活动安装有钻孔内处理机构,所述钻孔内处理机构左侧与移动机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机构与动力驱动机构啮合连接,所述钻孔内处理机构左侧上端与动力驱动仓内壁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11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消化内镜用测量标尺
- 下一篇:海洋环境下容器液位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