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聚氨酯粘结强度优异的超高耐热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89449.0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20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夏镭;赵志刚;程方清;黄金华;蒲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伟锦磁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5/12 | 分类号: | C08L25/12;C08L55/02;C08L35/06;C08L75/04;C08K7/2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赵建敏 |
地址: | 20044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粘结 强度 优异 超高 耐热 abs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与聚氨酯泡沫材料粘结强度优异的超高耐热ABS材料,由以下成分按如下重量份组成:ABS树脂20‑40份,SAN树脂50‑70份,SMA树脂1‑10份,聚氨酯1‑10份,浮石0.1‑5份,抗氧剂0.1‑1份,润滑剂0.1‑1份。本发明还提供这种与聚氨酯粘结强度优异的超高耐热ABS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添加浮石,一方面提高了接触面的有效表面积,另一方面,在挤出共混过程中,含有聚氨酯成分的ABS树脂能进入浮石孔隙中,在与聚氨酯做发泡粘结的时候,聚氨酯发泡材料也会进入孔隙中或与孔隙中的材料进行粘结,进一步提升了材料粘结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与聚氨酯粘结强度优异的超高耐热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简称ABS),是一种无定形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韧性和加工流动性,所以在汽车内饰零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聚氨酯(简称TPU),具有优异的回弹性效果。所以,在一些高档车型的饰条或扶手等零部件,为了改善触感和外观效果,需要在ABS部件上包覆聚氨酯发泡层。而常规ABS和TPU的相容性一般,所以制备与聚氨酯粘结力优异的ABS材料就尤为重要。
中国专利文献CN105367982A公开了一种用于粘结ABS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主要通过制备一种聚氨酯树脂来达到与ABS粘结的目的,但该文献中是通过ABS的调整来达到与聚氨酯的粘结效果,与本发明有本质上的差别。
中国专利文献CN104927336A公开了一种耐湿热老化、高PU泡沫结合强度PC/SMA材料,主要通过添加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或SMA衍生物或两者的任意组合来达到与PU泡沫达到高结合强度的目的。
但是关于通过ABS的调整来达到与聚氨酯的优异的粘结效果的超高耐热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聚氨酯粘结强度优异的超高耐热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ABS材料与聚氨酯发泡材料粘结力太差而导致易剥离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与聚氨酯粘结强度优异的超高耐热ABS材料,由以下成分按如下重量份组成:
其中,
所述的ABS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80000~150000g/mol,包括占总重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30~60%的橡胶、10~30%的丙烯腈、20~40%的苯乙烯。具体可选高桥石化的ABS8391,韩国锦湖的H181等。
所述的SAN树脂的分子量为100,000-200,000g/mol,丙烯腈(AN)含量为26-37%。具体可选奇美的PN-117C(丙烯腈含量为26%),PN-127H(丙烯腈含量为30%)和D-168(丙烯腈含量为35%)。优选丙烯腈含量为32~37%。更优选丙烯腈含量为35%的D-168。
所述的SMA树脂为苯乙烯和马来酸酐的共聚物,重均分子量为20,000-30,000g/mol,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0-160℃,马来酸酐含量≥42%。具体可选Polyscope的SZ4005(马来酸酐的含量为42%)。
所述的聚氨酯树脂的邵氏硬度为50A-90A。具体可选烟台万华的WHT-1185EC,邵氏硬度为85A。
所述的浮石为白色粉末状,孔隙率≥60%,粒径0.1~3mm。优选孔隙率70%的浮石粉末。具体可选巩义市豫崇给排水器材厂的YS-FS浮石,孔隙率为70%,粒径为0.5~1.5mm。
所述的抗氧剂为亚磷酸酯抗氧剂168、亚磷酸酯抗氧剂S-9228、受阻酚抗氧剂1010、受阻酚抗氧剂1098、受阻酚抗氧剂1076中的一种或两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伟锦磁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长伟锦磁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94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用蛋液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糖桂花茉莉花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