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路隧道用通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8468.1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7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腾;代起彬;李永强;郝伟亮;李圣荣;景建军;王筱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08 | 分类号: | E21F1/08;E21F1/18;F04D25/08;F04D27/00;F04D29/54;F04D29/7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帮专高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674 | 代理人: | 陆茵 |
地址: | 2000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隧道 通风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隧道用通风装置,包括隧道本体,所述隧道本体的底部外壁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底端设置有通风筒,所述通风筒的内壁设置有电动机且电动机的输出轴一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设置有等距离呈环形分布的扇叶,且转轴的一端设置有除杂机构,所述通风筒的底部外壁开有导风口,且导风口的一侧内壁设置有导流板。本发明中当隧道内的风速较大时,通过集风罩可以对气流进行捕捉,且集风罩在气流的推动作用下,会促使滑杆上的第二弹簧被压缩,当隧道内的自然流通的空气已经能够满足通风需求时,此时集风罩上的触发块和立板上的点触开关接触,使得电动机停止工作,极大的节约了能源,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隧道通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路隧道用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公路隧道是指修筑在地下或者山体中供汽车行驶的通道,一般还兼作管线和行人等通道,公路隧道的主体建筑物一般由洞身、衬砌和洞门组成,在洞口容易坍塌的地段,还加建明洞,隧道的附属构筑物有防水和排水设施、通风和照明设施、交通信号设施以及应急设施等。
目前,为了保证公路隧道内的空气可以正常流通,均需要在隧道内设置通风装置,但是,现有的通风装置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由于隧道两头处于连通状态,有时自然界的风速可以完全可以满足隧道内的通风要求,而现有的通风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装置内的风机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十分浪费能源,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公路隧道用通风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公路隧道用通风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公路隧道用通风装置,包括隧道本体,所述隧道本体的底部外壁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底端设置有通风筒,所述通风筒的内壁设置有电动机且电动机的输出轴一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设置有等距离呈环形分布的扇叶,且转轴的一端设置有除杂机构,所述通风筒的底部外壁开有导风口,且导风口的一侧内壁设置有导流板,所述通风筒的一侧外壁开有等距离呈环形分布的排风口,所述通风筒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步进电机,且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外壁设置有等距离呈环形分布的挡板,挡板的外壁和通风筒的一侧内壁相贴合,所述通风筒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控制机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杂机构包括活动罩和环网,所述活动罩固定设置于转轴的一端,且活动罩的一侧外壁开有环形口,环网固定设置于环形口中。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风筒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安装架,且安装架的一侧内壁设置有多个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设置有刮板,且刮板的外壁和环网的外壁相贴合。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立板、滑杆、点触开关和集风罩,所述立板固定设置于通风筒的顶部外壁,所述立板一侧外壁的四个拐角处均开有滑孔,且滑杆滑动设置于滑孔中,所述滑杆的外壁设置有固定板,且滑杆的外壁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滑杆的一端设置有挡块,且集风罩固定设置于滑杆的另一端,所述点触开关固定设置于立板的一侧外壁,所述集风罩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触发块。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点触开关通过导线连接有处理器,且处理器通过信号线分别和步进电机以及电动机的开关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风罩的底部外壁设置有第一滚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罩的内壁设置有等距离呈环形分布的第二滚轮,且第二滚轮的外壁和通风筒的外壁相接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84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