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循环装置及疏通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8363.6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5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涛;韩松峰;孙国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徐州徐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9/00 | 分类号: | E03F9/00;B01D36/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俞翠华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循环 装置 疏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循环装置及疏通车,所述污水循环装置包括罐体、格栅板、旋转滤筒、循环水泵、第一阀门、三通阀和自清洗过滤器;格栅板设于所述罐体的入料口前端;旋转滤筒,设于所述罐体内,并接收经格栅板过滤过的液体;循环水泵设于所述罐体外部;第一阀门设于所述旋转滤筒与循环水泵之间;三通阀入口与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口相连,其中一个出口用于实现排放;自清洗过滤器的入口与所述三通阀的另一出口相连,用于实现过滤。本发明能够实现罐体内部污水的过滤,以及污水的循环利用,减少清水补给次数,进而延长疏通作业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卫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循环装置及疏通车。
背景技术
联合疏通车是通过高压水射流对地下管网内污泥、堆积砂石、固结废料等进行直接冲击或通过前端旋转喷头对树根、水泥、管壁附着物等进行破碎,再利用真空气力进行抽吸,输送物料至罐体进行转运的一种设备。
目前联合疏通车疏通作业时,水源来自清水箱。整车空间有限,罐体容积有限,罐体短时间即抽满,必须转运。现有的设备疏通作业主要存在清水消耗快、罐体内部容积有限且内部污水无法循环利用、多次装载清水降低工作效率等缺陷。
另外,目前国内联合疏通车基本无污水循环装置。设备进行疏通作业时水源全部来自清水箱,清水箱内部设置液位计。当水位降低至警戒液面时,高压水泵停止运转,设备转车重新装载清水。设备利用负压抽吸疏通后污水混合物,根据罐体指示装置观察内部是否满载,一旦满载,整车需转运至指定场所进行卸料。为满足疏通车长时间疏通作业,现有技术方案对清水箱和罐体两者容积进行个性化设计,提高清水箱容积,降低罐体部分容积。综上可见,利用现有的疏通车进行疏通作业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高压水泵疏通作业用水仅来源自水箱,而为保证罐体装载能力,水箱容积有限,又高压水泵流量大,所以设备疏通时间比较短,当清水箱内清水消耗完毕后,则需转车补给水源,疏通效率较低。
第二、罐体内部容积使用场景单一,罐体主要用来装载疏通后的泥水或其他固液混合物,一旦满载,设备需要转车至指定场合卸料。污水占据罐体内部较多空间,又无法合理排放,降低了罐体有效装载能力。
第三、现有设备水路相关系统功能单一,具备清水输入、高压疏通、污水抽吸之间的开环功能,缺少污水抽吸与高压疏通之间的联合作业,浪费水资源的同时也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功耗。
因此,迫切需要一款具备可释放罐体内部空间充分利用上车罐体容积、能够污水循环再利用连续进行疏通作业功能于一体的联合疏通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污水循环装置及疏通车,能够实现罐体内部污水的过滤,以及污水的循环利用,减少清水补给次数,进而延长疏通作业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污水循环装置,包括:
罐体;
格栅板,设于所述罐体的入料口前端;
旋转滤筒,设于所述罐体内,并接收经格栅板过滤过的液体;
循环水泵,设于所述罐体外部;
第一阀门,设于所述旋转滤筒与循环水泵之间;
三通阀,入口与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口相连,其中一个出口用于实现排放;
自清洗过滤器,入口与所述三通阀的另一出口相连,用于实现过滤。
可选地,所述格栅板包括活动相连的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设有若干个栅格;所述下部为板式结构,或者下部的栅格尺寸小于设定阈值,用于阻挡尺寸大于设定阈值的物料穿过格栅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徐州徐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徐州徐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83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性涤纶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录井用稳定碳同位素分析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