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直流电机电刷接触可靠性的磨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88007.4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1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郑雲;任武;郑宏滨;赵剑平;郝永勤;李晓雪;赵金影;王旭;沈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R43/12 | 分类号: | H01R43/1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臧春喜 |
地址: | 10085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直流电机 电刷 接触 可靠性 磨合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直流电机电刷接触可靠性的磨合系统,包括:控制台和设置在控制台上的磨合设备;磨合设备包括:设备外壳、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安装座、联轴器、轴承端盖Ⅰ、中心轴、轴承套筒、双轴承、轴承端盖Ⅱ、电刷工件、电刷安装螺母、模拟整流子和轴向固定螺母;步进电机通过步进电机安装座安装在设备外壳上;步进电机通过联轴器与中心轴连接;中心轴与设备外壳之间通过双轴承过渡连接;轴承端盖Ⅰ设置在双轴承下方;轴承套筒安装在双轴承之间;轴承端盖Ⅱ通过螺钉与设备外壳连接;模拟整流子通过轴向固定螺母与中心轴连接。通过本发明可以提高直流电机电刷磨合效率和磨合质量,进一步提升电刷工作时的接触可靠性,改善电机换向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流电机电刷工艺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直流电机电刷接触可靠性的磨合系统。
背景技术
直流力矩电机因为控制方式简单、调速性能好,在航空航天、卫星和太空探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空间机械臂、月球车驱动轮、卫星姿态控制等。电刷作为直流电机的心脏,起到引流和换向双重作用,既对电机电气性能产生影响,又直接影响电机的机械特性。电刷与换向器的接触面积及接触质量对电机工作性能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其换向性能。生产制造中要求电刷接触面积必须大于一定技术要求值,通常采用机床对电刷接触面进行人工打磨,该方法人工成本高、效率低,且不易控制磨合面积。为改善直流电机换向性能,提升电机工作可靠性,如何提高电刷接触面质量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直流电机电刷接触可靠性的磨合系统,以提高直流电机电刷磨合效率和磨合质量,进一步提升电刷工作时的接触可靠性,改善电机换向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直流电机电刷接触可靠性的磨合系统,包括:磨合设备和控制台;磨合设备设置在控制台上;磨合设备,包括:设备外壳、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安装座、联轴器、轴承端盖Ⅰ、中心轴、轴承套筒、双轴承、轴承端盖Ⅱ、电刷工件、电刷安装螺母、模拟整流子和轴向固定螺母;其中,步进电机通过步进电机安装座安装在设备外壳上;步进电机通过联轴器与中心轴连接;中心轴与设备外壳之间通过双轴承过渡连接;轴承端盖Ⅰ设置在双轴承下方,用于固定双轴承内圆轴向位置;轴承套筒安装在双轴承之间,用于控制双轴承的轴向距离;轴承端盖Ⅱ通过螺钉与设备外壳连接,用于固定双轴承外圆轴向位置,以及安装电刷工件;模拟整流子通过轴向固定螺母与中心轴连接;电刷工件通过安装螺母与轴承端盖Ⅱ连接。
在上述提高直流电机电刷接触可靠性的磨合系统中,控制台,包括:步进电机控制线缆、标准面包板、步进电机控制器、储物箱、地脚滚轮、系统操作按钮和台体;其中,步进电机控制器通过步进电机控制线缆与步进电机连接;标准面包板设置在台体顶部,用于放置磨合设备;步进电机控制器设置在台体内腔中;储物箱设置在台体的正面;地脚滚轮设置在台体的底部;系统操作按钮设置在台体的正面。
在上述提高直流电机电刷接触可靠性的磨合系统中,模拟整流子,包括:砂轮和铸铁整流子;
粗磨时,砂轮通过轴向固定螺母与中心轴连接,用于对与砂轮径向接触的电刷工件进行粗磨;
精磨时,铸铁整流子通过轴向固定螺母与中心轴连接,用于对与铸铁整流子径向接触的电刷工件进行精磨;
闲置时,砂轮和铸铁整流子放置在储物箱中。
在上述提高直流电机电刷接触可靠性的磨合系统中,步进电机控制器,包括:内部控制板、显示屏、参数调节按钮和控制按钮;其中,参数调节按钮和控制按钮作为用户操作按钮;内部控制板用于响应用户对参数调节按钮和控制按钮的操作控制,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步进电机执行相应的操作;显示屏用于显示步进电机工作时的剩余步数或控制调节时的设置参数。
在上述提高直流电机电刷接触可靠性的磨合系统中,系统操作按钮,包括:急停按钮、停止按钮、启动按钮和复位按钮;其中,急停按钮、停止按钮、启动按钮和复位按钮分别用于实现对磨合设备的急停、停止、启动和复位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80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