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铁塔撞击报警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7875.0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9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韩学春;宋恒东;林松;高强;周潇;王叶穗;陈昊;张兆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浙江维思无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H11/08 | 分类号: | G01H11/08 |
代理公司: | 宿迁市永泰睿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4 | 代理人: | 陈臣 |
地址: | 21110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铁塔 撞击 报警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铁塔撞击报警装置及方法,包括:天线本体、天线防护本体、振动传感器本体以及螺母;所述天线防护本体固定在传感器本体的上端,天线本体固定在天线防护本体的上表面,为绝缘体;振动传感器本体与螺母的一端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将传感器本体设置在传感器底壳上,再和螺母固定连接。使得其十分易于安装,进一步通过采用无源传感器,使得在大部分非周期振动情况下不需要有源传感器的介入,节省了能量的消耗,减少了由于传统采用单一有源传感器需要加装太阳能装置给传感器供电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检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铁塔撞击报警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铁塔作为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安全可靠输送电能的重要任务。因此,铁塔的可靠稳定运行显得尤为重要。针对铁塔分布范围广,人工巡视周期长、难以第一时间发现铁塔遭受撞击变形的缺点,然而,目前的大多数报警装置都需要在电力铁搭上单独钻孔或者增加卡扣安装固定,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铁塔撞击报警装置及方法,能够方便安装与电力铁塔上并对其振动进行监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力铁塔撞击报警装置,包括:天线本体、天线防护本体、振动传感器本体以及螺母;所述天线防护本体固定在传感器本体的上端,天线本体固定在天线防护本体的上表面,为绝缘体;振动传感器本体与螺母的一端固定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所述天线本体包括天线和天线连接器;振动传感器本体包括传感器外罩、振动传感器以及传感器底壳,振动传感器设置在传感器底壳上,传感器外罩罩住传感器并与传感器底壳固定连接;天线通过天线连接器穿过天线防护本体和传感器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在传感器底壳的底部设有螺孔,在螺母的顶端设有与该螺孔对应的连接螺杆,传感器底壳和螺母螺接固定。
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所述振动传感器包括无源振动传感器和有源振动传感器。
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所述无源振动传感器包括振动梁、压电陶瓷片、质量块以及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垂直于电路基板设置,振动梁垂直于支撑杆一端和支撑杆固定连接,振动梁下方贴设有压电陶瓷片,在振动梁远离支固定端的一端下方设有质量块,压电陶瓷片和设置在电路基板上的检测电路通过导线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所述天线防护本体采用高分子绝缘塑料。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力铁塔撞击报警方法,包括:
通过螺母将振动传感器与电力铁塔角钢上的螺栓固定连接;
通过振动传感器采集电力铁塔的振动信号;
振动传感器初始处于休眠状态,当电力铁塔发生振动时首先触发传感器中的无源振动传感器并报警。
结合第二方面,进一步的,当电力铁塔发生的振动为周期性振动时有源振动传感器被触发,采集更精确的振动信号用于振动信号分析。
有益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将传感器本体设置在传感器底壳上,再和螺母固定连接,使其可以十分方便的安装于电力铁搭现有的螺栓上,进一步通过采用无源传感器,使得在大部分非周期振动情况下不需要有源传感器的介入,节省了能量的消耗,减少了由于传统采用单一有源传感器需要加装太阳能装置给传感器供电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电力铁塔角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无源压电式振动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装配图;
图5为本发明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浙江维思无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浙江维思无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78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