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光伏绿化复合屋面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4302.2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7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吴美君;陈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美君 |
主分类号: | E04D13/00 | 分类号: | E04D13/00;E04D13/18;H02S20/23;H02S40/22;H02S40/42;A01G9/02;A01G27/00;A01G2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绿色 建筑 绿化 复合 屋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光伏绿化复合屋面,包括绿化植物、光伏板、导光结构和供水系统,所述导光结构包括多V形板结构、两块侧板和挡水板,所述多V形板结构和光伏板预设间隔形成一导光通风通道,所述多V形板结构至少包括多个倒V形板,所述倒V形板的两侧底部分别设有多个通孔和上半部的上表面设有反射涂料;所述光伏板包括透光玻璃、EVA胶、多片太阳能电池片、多个透明方管、透明板和边框,所述透明方管的左右表面分别通过导热胶与太阳能电池片粘结,所述透明方管、透明方管与透明板之间的EVA胶和透明板上均设有多个滴水孔。本发明结构简单,可有效提高光伏绿化复合屋面的发电效率和绿化植物的采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与屋面绿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光伏绿化复合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光伏发电和屋面绿化均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光伏绿化复合屋面将光伏板和屋面绿化按照上下分层复合,可有效提高屋面资源的利用率,使建筑物屋面具有绿化和光伏发电的双重功能,目前越来越多的绿色建筑中采用光伏绿化复合屋面。
然而,现有的光伏绿化复合屋面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光伏板升温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光伏板在夏天发电时会因温度过高而导致其发电效率大大降低,现有技术采用在光伏板背面设置冷却水管来降低光伏板的温度,虽然降温效果较好,但光伏板降温主要在背面,对于光伏板温度较高的内部区域和上部区域,降温效果不明显,导致光伏板的发电效率不能最大化提高,又如架空较低的光伏板下方的绿化植物会因采光较少而影响其生长,如果增加光伏板的架空高度,虽然可大大提高绿化植物的采光效果,但在台风地区或高层建筑中应用时会存在安全隐患,如果增加光伏板中太阳能电池片之间的间隙,虽然也可以提高绿化植物的采光效果,但屋面单位面积下的光伏板的发电功率明显会降低。
因此,目前急需一种发电效率较高且绿化植物采光较好的光伏绿化复合技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光伏绿化复合屋面,用于解决现有的光伏绿化复合屋面中夏季光伏发电效率较低和光伏板下方的绿化植物采光较少的缺陷。
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光伏绿化复合屋面,包括绿化植物、架空设置在绿化植物上的光伏板和供水系统,所述供水系统包括供水管和设有水泵的水箱,所述光伏绿化复合屋面还包括设置在光伏板下方的导光结构,所述导光结构包括多V形板结构、两块侧板和设置在多V形板结构下端的挡水板,所述多V形板结构和光伏板预设间隔形成一导光通风通道,所述导光通风通道的左侧和右侧分别通过侧板密封,所述多V形板结构至少包括多个倒V形板,所述倒V形板的两侧底部分别设有多个通孔和上半部的上表面设有反射涂料;所述光伏板包括透光玻璃、EVA胶、多片等间距布置的太阳能电池片、多个设置在相邻太阳能电池片之间的透明方管、透明板和边框,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和透明方管的上下表面均分别通过EVA胶与透光玻璃、透明板粘结,所述透明方管的左右表面分别通过导热胶与太阳能电池片粘结;所述透明方管、透明方管与透明板之间的EVA胶和透明板上均设有多个滴水孔,所述滴水孔用于将透明方管中的水引导至多V形板结构上,所述透明方管的一端封堵,所述供水管的进水口与水泵连通,出水口分别与透明方管的进水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倒V形板采用透明材料,所述倒V形板的顶部位于滴水孔的正下方,所述侧板的内表面设有反射涂料。
进一步地,所述绿化植物采用盆栽绿化植物,所述盆栽绿化植物位于通孔的正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供水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水泵电连接,用于在当前时间处于预设时间段时控制水泵打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效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美君,未经吴美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43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三电平Delta型接法整流器
- 下一篇:智能化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