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砻谷辊内冲击隔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83447.0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80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廖敏;杨亚军;张强;郑睿恺;粟超;张宇;李修银;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2B3/04 | 分类号: | B02B3/04;B02B7/00;F16F15/02;F16F15/023;F16F15/08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苟铭 |
地址: | 61003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砻谷辊内 冲击 隔离 系统 | ||
1.一种砻谷辊内冲击隔离系统,包括砻谷机架(1)、快辊轴(2)、快辊(3)、慢辊轴(4)和慢辊(5),所述快辊(3)设置在所述快辊轴(2)上,所述慢辊(5)设置在所述慢辊轴(4)上,所述快辊(3)与所述慢辊(5)之间有间隙,所述快辊轴(2)和所述慢辊轴(4)互相平行,所述快辊轴(2)和所述慢辊轴(4)的一端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砻谷机架(1)上,所述快辊轴(2)的轴心设置在所述慢辊轴(4)的斜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快辊(3)与所述慢辊(5)均包括底座(52)和轴盘(57),所述快辊(3)上的所述轴盘(57)设置在所述快辊轴(2)上,所述慢辊(5)上的所述轴盘(57)设置在所述慢辊轴(4)上,所述底座(52)的底板上设置有第一圆柱孔,圆柱形的所述轴盘(57)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柱孔中且与所述第一圆柱孔同轴间隙配合,所述底座(52)的底板两侧与所述轴盘(57)的两侧均通过至少两个冲击隔离器(6)连接;
所述冲击隔离器(6)包括隔冲筒(61)、预紧螺母(62)、弹簧(63)、弹簧挡圈(64)、续推挡圈(65)、限位螺母(66)和隔冲杆(67),所述隔冲筒(61)的一端与所述底座(52)相连,所述隔冲筒(61)的另一端同轴设置有第二圆柱孔,所述隔冲杆(67)的一端与所述底座(52)相连,所述隔冲杆(67)的另一端同轴设置有圆柱形推杆,所述圆柱形推杆与所述第二圆柱孔配合,所述隔冲筒(6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所述预紧螺母(62),所述预紧螺母(62)与套在所述隔冲筒(61)上且处于压缩状态的所述弹簧(63)的一端接触,所述弹簧(63)的另一端与套在所述隔冲筒(61)上的所述弹簧挡圈(64)接触,所述隔冲筒(61)的尾端设置有防止所述弹簧挡圈(64)脱落的所述限位螺母(66),所述续推挡圈(65)套在所述限位螺母(66)的外侧且其一端与所述弹簧挡圈(64)接触,所述续推挡圈(65)的另一端与所述隔冲杆(67)上的圆柱形台阶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砻谷辊内冲击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2)与所述轴盘(57)的相同侧设置有三个所述冲击隔离器(6),三个所述冲击隔离器(6)呈正三角形布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砻谷辊内冲击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快辊(3)与所述慢辊(5)均还包括底座螺栓(53)、底座套筒(54)、螺母(55)、轴盘螺栓(56)、轴盘套筒(58),所述底座螺栓(53)上设置有轴肩,通过所述轴肩和所述螺母(55)将底座螺栓(53)的中部固定在所述底座(52)的底板上,所述底座螺栓(53)的两端分别向外侧依次安装所述底座套筒(54)和所述冲击隔离器(6)后被所述螺母(55)固定,所述轴盘螺栓(56)的一端通过所述螺母(55)固定在所述轴盘(57)上,所述轴盘螺栓(56)的另一端依次安装轴盘套筒(58)和所述冲击隔离器(6)后被所述螺母(55)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砻谷辊内冲击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冲筒(61)上设置有与所述底座螺栓(53)配合的第三圆柱孔,所述底座螺栓(53)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三圆柱孔中,所述隔冲杆(67)上设置有与所述轴盘螺栓(56)配合的第四圆柱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砻谷辊内冲击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快辊(3)与所述慢辊(5)均还包括橡胶层(51),呈圆环状的所述橡胶层(51)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52)的外表面上,所述快辊(3)上的所述橡胶层(51)与所述慢辊(5)上的所述橡胶层(51)之间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砻谷辊内冲击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砻谷机架(1)内部上侧设置有送料辊(12)和送料淌板(13),所述送料淌板(13)倾斜设置且所述送料辊(12)设置在所述送料淌板(13)的上端,砻谷机架(1)上设置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设置在所述送料辊(12)的上方,所述送料淌板(13)的下端靠近所述快辊(3)与所述慢辊(5)的砻谷工作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344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工智能药物护理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告警关联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