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插拔钎行车及其作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3334.0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3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彬;郭川东;李稳;朱雪鸣;张林;秦宪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天意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3/02 | 分类号: | B28B23/02;B28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压加气 混凝土 板材 插拔钎 行车 及其 作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插拔钎行车,包括:行走行车组件、提升组件、剪力撑式同步导向组件、网笼架固定组件。所述行车行走组件由中间由双输出轴式减速机,通过万向节联轴器,带动驱动轮组,所述行车行走组件上安装钢丝绳提升组件,提升组件带动网笼架固定组件。本发明操作便捷,启动迅速,安全可靠,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促进了生产的自动化。同时剪力撑式结构和万向节联轴器安全装置的应用,提高了整机工作的平稳性和安全性,符合人性化、安全生产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材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插拔钎行车及其作业方法。
背景技术
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生产线上,浇注的混凝土坯体需要通过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插拔钎行车,承载网笼架,将焊接好的网笼片放置于坯体内部,预养硬化后,再次通过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插拔钎行车,承载网笼架进行拔钎工序,使网笼片置于板材内部,以增加板材的结构强度,抗拉及抗剪切能力。
随着社会发展,对工作效率提升,自动化水平提升,绿色建筑的建设要求,对ALC板材生产要求日益提高,对板材内部网笼片的放置位置精度要求日益提高。从而,对网笼片的焊接结构精度,特别是承载网笼片进行插装和拔钎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插拔钎行车,其定位精度,工作稳定性、可靠性要求,进一步提升。
以往进行插拔钎作业,由于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插拔钎行车定位精度不高,工作状态稳定性较差,机器工作平稳性较差等原因,时常造成网笼片定位误差较差,甚至网笼片位置严重偏离要求的现象,严重影响板材生产质量,同时对后段切割加工工序的生产安全造成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插拔钎行车,该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插拔钎行车操作便捷,启动迅速,定位精度高,安全可靠,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安全工作效率,进一步促进了生产的自动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插拔钎行车,包括:行走行车组件、提升组件、剪力撑式同步导向组件、网笼架固定组件。
所述行车行走组件由中间由双输出轴式减速机,通过万向节联轴器,带动驱动轮组,使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插拔钎行车驱动形式平稳。同时增加万向节联轴器安全装置,防止万向节联轴器工作失效状态下甩出坠落,增加安全生产防护。
所述行车行走组件上安装钢丝绳提升组件,提升组件带动网笼架固定组件,剪力撑式同步导向组件的应用使网笼架固定组件在提升过程中保持平稳、同步、安全作用,同时提高了行车转运过程中网笼架终端的安全平稳性。
初始状态网笼架固定组件处于上限位位置状态,启动升降组件,卷扬机工作,网笼架固定组件下降至下限工作位,锁紧气缸工作,使网笼架固定组件与网笼架锁紧扣合。待提升转运至下一工位时,锁紧装置开启,之后,时插拔钎机提升,与网笼架分离。从而完成一个工作周期。
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插拔钎行车的作业方法是:
1)初始状态网笼架固定组件处于上限位位置状态,启动升降组件,卷扬机工作,网笼架固定组件下降至下限工作位,锁紧气缸工作,使网笼架固定组件与网笼架锁紧扣合;
2)待提升转运至下一工位时,锁紧装置开启,之后,时插拔钎机提升,与网笼架分离;从而完成一个工作周期。
本发明突出优点在于:
本发明操作便捷,启动迅速,安全可靠,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促进了生产的自动化。同时剪力撑式结构和万向节联轴器安全装置的应用,提高了整机工作的平稳性和安全性,符合人性化、安全生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所述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插拔钎行车主视图。
图2为发明所述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插拔钎行车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天意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天意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33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