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疗器械螺钉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83254.5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5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炜鹏;张宝祥;袁志山;王振强;梁思远;姜英奇;李君涛;廖赞;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有研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86 | 分类号: | A61B17/86;A61C7/00;A61C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李传亮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器械 螺钉 | ||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螺钉,包括螺钉主体、设置在螺钉主体内的增强杆,以及与螺钉主体可拆卸连接的附件,附件用于连接牵引件,增强杆的强度大于螺钉主体的强度。本申请具有降低医疗器械螺钉在治疗过程中发生断裂的可能性,保证临床治疗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螺钉。
背景技术
根据用途不同,医疗器械螺钉有骨钉、颌面外科用钉以及支抗钉等。通常医疗器械螺钉是由钛合金材料一体加工而成,主要包括头部、颈部和体部;其中,头部根据螺钉系统的不同而设计成不同的形状,主要用于连接牵引件。
但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目前的医疗器械螺钉存在受正畸力的作用而断裂在牙槽骨内的风险,断裂时,需要通过颌面外科手术将其取出,无论是断裂,还是采取颌面外科手术均会影响临床的效果。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医疗器械螺钉在治疗过程中发生断裂而影响矫正效果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医疗器械螺钉在治疗过程中发生断裂的可能性,保证临床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医疗器械螺钉。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医疗器械螺钉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医疗器械螺钉,包括螺钉主体、设置在螺钉主体内的增强杆,以及与螺钉主体可拆卸连接的附件,附件用于连接牵引件,增强杆的强度大于螺钉主体的强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通过在螺钉主体内单独设置强度大于螺钉主体的增强杆,使得医疗器械螺钉的整体结构强度大大提高,降低了医疗器械螺钉在治疗过程中发生断裂的可能性,保证了矫正效果。
优选的,所述螺钉主体包括一体成型的头部、颈部和体部,螺钉主体的内部加工有供增强杆由头部伸入体部内安装孔,安装孔为内螺纹孔,增强杆螺纹连接在内螺纹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连接的方式,使增强杆与螺钉主体之间连接的更加紧密。
优选的,所述增强杆包括螺纹杆以及成型于螺纹杆一端的六角头,螺纹杆的外壁上加工有与内螺纹孔相匹配的增强杆外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六角头的设置,方便配合工具夹持,以便对增强杆进行安装。
优选的,所述体部的外侧壁上加工有体部外螺纹,体部远离颈部的一端为尖端,在体部靠近尖端的一侧加工有用于自攻的切削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植入时,尖端可减小阻力;而切削槽的设置,使得体部形成自攻钉结构,提高植入后的医疗器械螺钉的连接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颈部的外壁为光滑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滑面的设置,可在螺钉植入后充分与骨接触,以便进行更好的支撑。
优选的,所述头部和颈部之间固接有凸环,凸环的外周面上加工有多个呈圆周分布以用于与螺钉工具中的凸块相配合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医护人员可通过医疗器械螺钉工具上的凸块与凹槽卡接配合,从而转动医疗器械螺钉进行植入。
优选的,所述头部的外壁上加工有头部外螺纹;
附件包括螺纹连接在头部外螺纹上的固定块、固接在固定块一端的圆柱体,以及成型于圆柱体远离固定块一端以用于连接牵引件的连接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连接的方式便于安装和更换。
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为圆盘、十字形沟槽、一字形沟槽或其它异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需要,可选用不同的连接结构,以便进行支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有研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有研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32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