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管道的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2732.0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9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阮超;江涛;曾利华;王建华;张冲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F17D5/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刘秋芳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管道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管道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和线缆槽,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污水管道的内管壁顶部,所述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分别对称固安装在污水管道的内管壁下方两侧位置,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的线缆通过线缆槽之后到路面与变送器电性连接。本发明的一种污水管道的监测系统,通过三组传感器的配置进行流量在线监测,可实现对满管、非满管状态流量监测的全覆盖,测量精度在1%‑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管道的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管道流量的精确实时测量是地下管网数字化科学化管控的关键,是实现智慧水务核心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现有的污水管道测装置在使用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有待改善,传统的传感器均直接固定在污水管道的底部,但污水管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如污泥覆盖等各类情况,导致传感器存在对污水流量、流速等参数测量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管道的监测系统,克服现有技术不足,通过三组传感器的配置进行流量在线监测,可实现对满管、非满管状态流量监测的全覆盖,测量精度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污水管道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一种污水管道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和线缆槽,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污水管道的内管壁顶部,所述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分别对称固安装在污水管道的内管壁下方两侧位置,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的线缆通过线缆槽之后到路面与变送器电性连接。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沿污水管道的同一圆周方向布置。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线缆槽包括汇集线槽和定位线槽,所述汇集线槽沿污水管道的圆周方向固定安装在内管壁上,所述定位线槽设置有多个,沿污水管道的轴向方向以及沿竖井内壁的竖向方向固定安装,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的线缆在汇集线槽内汇集后依次通过污水管道内管壁侧壁上的定位线槽和竖井内壁上的定位线槽后到路面与变送器电性连接。
按上述技术方案,污水管道内管壁侧壁上的定位线槽固定安装在污水管道内管壁的侧壁45°-60°位置。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安装在不锈钢板上,所述不锈钢板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安装在污水管道的内管壁顶部,所述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分别固定安装在三角支架上,两三角支架通过化学螺栓分别固定安装在污水管道的内管壁下方两侧与垂线夹角30°的位置。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定位线槽设置有若干个,且均匀排列在污水管道的内管壁上和竖井的内壁上。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汇集线槽和定位线槽均通过化学螺栓固定在污水管道的内管壁上或竖井的内壁上。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竖井侧壁上方固定安装有超声波液位计。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具体为互相关法流速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中,采用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污水管道顶部和污水管道的内管壁下方两侧的位置,一共三组传感器的配置进行流量在线监测,可实现对满管、非满管状态流量监测的全覆盖,测量精度在1%-2%;通过设置汇集线槽和定位线槽以保证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的线缆的稳定排线,以防止因线缆杂乱而导致污水管道中污泥聚集现象,并且通过外部供电以实现秒级数据采集与传输;通过在竖井内设置超声波液位计用于测量污水管道内的液位参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污水管道的监测系统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27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