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抗裂好的混凝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1331.3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3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罗乃将;张海军;朱宝贵;倪荣凤;吴其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鼎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G01M3/04;G01N21/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范登峰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光纤 光栅 传感 技术 抗裂好 混凝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抗裂好的混凝土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检测筒,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安装有控制机构,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截止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右侧,所述截止机构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部,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的上下侧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杆与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与第二活塞杆的外侧分别螺纹有第一涡轮与第二涡轮,所述第一涡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一蜗杆与第二蜗杆,所述第一蜗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触发杆,本发明,具有能自动检测裂缝和能识别不同种类的裂缝并采用相应的修复手段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抗裂好的混凝土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裂缝是由于混凝土结构由于内外因素的作用而产生的物理结构变化,而裂缝是混凝土结构物承载能力、耐久性及防水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混凝土裂缝常见处理方法有填充法、灌浆法、结构补强法、混凝土置换法、电化学防护法等。
而现有的混凝土装置,实用性差;同时现有的混凝土装置不能自动检测到混凝土裂缝,且在修补混凝土裂缝时的手段单一,不能针对不同类型的混凝土裂缝采用对应的修补手段,导致浪费材料或对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效果较差。因此,设计能自动检测裂缝和能识别不同种类的裂缝并采用相应的修复手段的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抗裂好的混凝土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抗裂好的混凝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抗裂好的混凝土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检测筒,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安装有控制机构,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截止机构;截止机构的作用在于检测到有混凝土裂缝产生时,自动封闭检测筒,并将检测筒抬起,便于实施后续动作,控制机构的作用在于通过两个缸内部的液面高低来判断裂缝的类型,并通过控制阀来控制实施相应的修复手段。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机构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右侧,所述截止机构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的上下侧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杆与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与第二活塞杆的外侧分别螺纹有第一涡轮与第二涡轮,所述第一涡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一蜗杆与第二蜗杆,所述第一蜗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触发杆,所述第一触发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一控制缸,所述第一控制缸固定安装在检测筒的内部,所述第二蜗杆的下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控制缸,所述第一控制阀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右侧;控制机构的是通过第一触发杆与第二蜗杆来判断第一控制缸与第二控制缸内的液面高低,来控制第二蜗杆与第一蜗杆的移动距离,以此控制第一涡轮与第二涡轮的转动圈数来最终控制第一活塞杆与第二活塞杆的相对位置,借此来控制第一控制阀选择对应的修复手段,该机构的作用在于将混凝土裂缝的相对形状转化成跟容易判断的液压缸的液面变化,将裂缝的宽细转化为第二控制缸的液面的高低,将裂缝的深浅转化为第一控制缸的液面高低,再将第一、第二控制缸的液面变化导入到第一控制阀中,依据第一控制阀来选择相应的修复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鼎力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市鼎力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13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取沥青混凝土芯样的工具
- 下一篇:一种具有侧倾防护功能的特种车辆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