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存储与检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73881.0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79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龙;邵小亮;徐文静;郑坚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31 | 分类号: | G06F16/31;G06F16/33;G06F40/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贾磊;李辉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自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存储 检索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与检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对原始数据进行哈夫曼编码;存储编码后的数据;接收检索关键字,对检索关键字进行哈夫曼编码;利用编码后的检索关键字在所述编码后的数据中进行检索,得到编码后的检索数据;对编码后的检索数据进行解码,得到检索数据的原始数据。该方案有利于缩小存储整个文本所需的总占用空间,进而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以编码的形式进行检索,由于编码所占用空间小,实现了在一个较小的数据空间中进行检索,有利于减少检索所需的内存开销,同时有利于提高检索速度,提高检索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存储与检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已经不折不扣步入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数据存储于我们的计算机设备中。计算机的内存也由以前的几兆逐步发展到现在的数十GB,计算机硬盘也由几百兆发展到现在的几百TB。随着存储数据量的几何级增长,我们需要不断增加存储设备容量来存储日益增长的数据,同时也需要新的方法来提高检索存量数据的速度。
现有的方法是将数据直接用通用的编码(例如,UTF8,Unicode,GBK等)编码后存储于设备中。我们知道对于一个汉字UTF8编码下占2个字节,GBK编码下占3个字节。意思就是一段汉字,编码后所占的存储空间至少是汉字数*2字节,可见存储空间依然很大,不利于减小存储的占用空间,不利于提高检索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与检索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数据存储与检索存在的存储占用空间大、检索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
对原始数据进行哈夫曼编码;
存储编码后的数据;
接收检索关键字,对检索关键字进行哈夫曼编码;
利用编码后的检索关键字在所述编码后的数据中进行检索,得到编码后的检索数据;
对编码后的检索数据进行解码,得到检索数据的原始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与检索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数据存储与检索存在的存储占用空间大、检索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
第一编码模块,用于对原始数据进行哈夫曼编码;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编码后的数据;
第二编码模块,用于接收检索关键字,对检索关键字进行哈夫曼编码;
检索模块,用于利用编码后的检索关键字在所述编码后的数据中进行检索,得到编码后的检索数据;
解码模块,用于对编码后的检索数据进行解码,得到检索数据的原始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意的数据存储与检索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数据存储与检索存在的存储占用空间大、检索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任意的数据存储与检索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数据存储与检索存在的存储占用空间大、检索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38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维码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下一篇:PCB通孔填孔工艺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