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理化试样自动排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72371.1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3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阳;彭富华;谢林杉;王园;聂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彭红艳 |
地址: | 61009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理化 试样 自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理化试样自动排样的方法,包括将三维实体离散化、边界搜索、边界距离计算和试样摆放。通过本自动排样的方法,在三维数模中代替人工给定理化试样位置,同时本方法具有一定稳定性并易于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理化试样自动排样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检测锻件力学性能、化学成分、冶金组织等,需在锻件三维数模中根据试样大小、锻件尺寸排布理化试样的位置。目前,理化试样排布完全依靠人工进行,CAD软件操作复杂、重复性劳动量大,随着锻件数量不断增加,人工排样已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同时,目前常见的排样算法仅适用于二维平面图,如板料、皮革的排料,这种算法不能应用于三维模型表达的锻件理化试样排布中。此外,不同于钣金零件等规则结构件,锻件的CAD模型曲面特征丰富、建模过程繁杂,其特征结构包含多个层级的倒角、圆角、拔模、曲面桥接等,难以直接采用CAD图形特征识别进行理化试样的自动排布。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理化试样自动排样的方法,在三维数模中代替人工给定理化试样位置,同时本方法具有一定稳定性并易于实现。
本发明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理化试样自动排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三维实体离散化:将三维实体模型分割、离散,以单元体积或高度代替三维实体高度方向几何信息,实现三维实体图形二维化,建立对应的体积参数表;
b.边界搜索:利用滤镜搜索并记录体积参数表中的边界单元;
c.边界距离计算:建立行列数与体积参数表一致的边界距离表,重复利用滤镜,计算被扫描单元至其周边特定单元的距离;
d.试样摆放:利用体积参数表和边界距离表,结合理化试样尺寸,计算理化试样三维坐标和旋转角度,生成锻件理化试样三维数模。
所述步骤a中的三维实体离散化具体包括:沿三维实体长度、宽度方向建立二维坐标系x-y,以Δa为间距,将三维实体离散为若干个面积为Δa2的离散单元;沿x方向为离散单元编号为i,沿y方向离散单元编号为j,将i作为列号,j作为行号,测量相应脚标(i,j)的离散单元的体积vi,j或高度hi,j,并填入相应行列的表格单元中,形成体积参数表,其中
测量离散单元的体积包括:构建两层循环程序结构,分别以i、j作循环,通过CAD软件二次开发接口测量坐标为(i,j)的单元体积为vi,j。
测量离散单元的高度具体指:在两层循环程序结构上再增加一层循环,沿三维实体的厚度方向进行若干层的切片,逐层累计各单元格高度。
所述步骤b中的边界搜索具体包括:
b1.构建滤镜,滤镜扫描体积参数表中的任意一个单元X,以单元X为中心,根据距离单元X的不同距离,将单元X周边的单元格分为多层,分别给予滤镜层号η,滤镜层号η=1表示离单元X越近;
b2.构建两层循环程序结构分别以i、j作循环,遍历体积参数表中的单元X;判断是否遍历完所有的单元,若是,进入步骤b6,若否,进入步骤b3;
b3.使用滤镜观测单元X,判断是否存在任一η=1的滤镜单元的Vi',j'=0,若不存在,则进入步骤b2,若存在,则该单元X为边界单元,进入步骤b4;
b4.查询该边界单元X是否被记录过,若是,进入步骤b2,若否,进入步骤b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23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厨房餐具处理的自动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选矿用石灰乳药剂制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