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层原位自乳化复合堵调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2330.2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2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任波;张潇;李亮;刘玉国;伍亚军;何龙;刘广燕;郭娜;马淑芬;焦保雷;张园;曹畅;延俊宝;杨祖国;王佳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C09K8/467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张黎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层 原位 乳化 复合 方法 | ||
1.一种地层原位自乳化复合堵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向地层中注入原位乳化增黏体系前置段塞;
S2:向地层中注入原位乳化增黏体系主体段塞;
S3:向地层中注入原位乳化增黏体系保护段塞;
S4:向地层中注入原位乳化增黏体系后置段塞;
S5:向地层中注入顶替段塞;
所述前置段塞、主体段塞、保护段塞和后置段塞均采用原位乳化增粘体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层原位自乳化复合堵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前置段塞采用的原位乳化增粘体系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水溶性表面活性剂0.6-0.8%、油溶性表面活性剂0.15-0.25%、亲油性胶态粒子0.01-0.05%、携带剂0.01-0.05%,其余为矿化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层原位自乳化复合堵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主体段塞采用的原位乳化增粘体系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水溶性表面活性剂0.15-0.3%、油溶性表面活性剂1.3-1.8%、亲油性胶态粒子0.3-0.6%、携带剂0.08-0.15%,其余为矿化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层原位自乳化复合堵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保护段塞所采用的原位乳化增粘体系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水溶性表面活性剂0.15-0.3%、油溶性表面活性剂1.4-1.6%、亲油性胶态粒子1.3-1.8%、携带剂0.2-0.3%,其余为矿化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层原位自乳化复合堵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后置段塞所采用的原位乳化增粘体系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水溶性表面活性剂0.9-1.2%、油溶性表面活性剂0.35-0.45%、亲油性胶态粒子0.3-0.6%、携带剂0.01-0.05%,其余为矿化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层原位自乳化复合堵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段塞采用的原位乳化增粘体系中还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
7.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地层原位自乳化复合堵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表面活性剂为:石油磺酸盐、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脂肪醇醚磺酸盐、烷醇酰胺和烷基糖苷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地层原位自乳化复合堵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溶性表面活性剂为丙二醇单硬脂酸酯、脂肪酸甘油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油酸二乙醇酰胺、十二胺、十八烷基伯胺、油酸钠和石油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地层原位自乳化复合堵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油性胶态粒子为液体石蜡、石墨粉和笼型聚倍半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地层原位自乳化复合堵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带剂为羧甲基-β-环糊精、壳聚糖季铵盐、壳聚糖盐酸盐、黄原胶和瓜尔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233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