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层建筑剪刀梯模块式产品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2290.1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2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孟迪;杨志远;方磊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千构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1/02 | 分类号: | E04F11/02;E04B1/94;E04B2/00;E04B1/3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张迪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中国(福建)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建筑 剪刀 模块 产品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剪刀梯模块式产品及其制作方法,包括预制剪刀梯,将所述预制剪刀梯置于预留楼梯井内安装固定;所述预留楼梯井的两侧内壁设置有多个休息平台,所述预制剪刀梯的两边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有多个所述休息平台;所述预制剪刀梯的每一阶梯中均设置有预应力钢筋。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剪刀梯的安装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楼梯建造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高层建筑剪刀梯模块式产品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高层建筑中,虽然出行都使用电梯,但为了消防安全,楼梯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还要求为两部独立的楼梯。现有技术中,剪刀式楼梯的安装通常是在现场进行组装后再安装在楼梯井中,这样的安装方式成本高,并且成品率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剪刀梯模块式产品及其制作方法,实现剪刀梯的便利安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剪刀梯模块式产品,包括预制剪刀梯,将所述预制剪刀梯置于预留楼梯井内安装固定;所述预留楼梯井的两侧内壁设置有多个休息平台,所述预制剪刀梯的两边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有多个所述休息平台;所述预制剪刀梯的每一阶梯中均设置有预应力钢筋。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预制剪刀梯包括剪刀梯组件;所述剪刀梯组件包括防火墙及分别设置于所述防火墙两侧的第一楼梯及第二楼梯;所述第一楼梯与第二楼梯沿垂直于所述防火墙所在平面方向在所述防火墙上的投影相互交叉设置;所述休息平台具体为所述防火墙两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的高端平台及低端平台;所述第一楼梯的第一高端与第二楼梯的第二高端分别连接所述高端平台,所述第一楼梯的第一低端与所述第二楼梯的第二低端分别连接所述低端平台;所述剪刀梯组件上下两两相拼;上一组剪刀梯组件的高端平台即为下一组剪刀梯组件的低端平台。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高端平台由所述防火墙分为第一侧高端平台及第二侧高端平台;所述第一侧高端平台连接下一组的剪刀梯组件的第一楼梯的第一高端,所述第二侧高端平台连接上一组的剪刀梯组件的第二楼梯的第二低端;所述低端平台由所述防火墙分为第一侧低端平台及第二侧低端平台;所述第一侧低端平台连接上一组的剪刀梯组件的第一楼梯的第一低端,所述第二侧低端平台连接下一组的剪刀梯组件的第二楼梯的第二高端;
所述第一低端及第二低端分别置于所述第二侧高端平台及第一侧低端平台上,使得所述第二侧高端平台及第一侧低端平台直接成为所述第一楼梯或第二楼梯的末端阶梯的下一阶梯。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高端平台与第二侧低端平台均设置有一搭接槽,分别用于搭接所述第一楼梯的第一高端及第二楼梯的第二高端;所述搭接槽的深度为所述第一楼梯或第二楼梯的其中一个阶梯的厚度的两倍;使得所述第一楼梯或第二楼梯搭接在所述搭接槽上时,搭接槽的上端自动形成一个阶梯;所述第一高端及第二高端上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搭接槽内设置有连接配合孔,通过第一连接件插入所述连接孔及连接配合孔实现第一高端及第二高端与搭接槽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楼梯及第二楼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吊装孔。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楼梯与第二楼梯的两侧侧边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一段距离形成翻边。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楼梯及第二楼梯的每一阶梯中均设置有镂空槽;所述镂空槽的长度方向即为所述阶梯的宽度方向。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上下之间的防火墙通过墙体连接件连接;所述墙体连接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还包括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防火墙的厚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第三连接部均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过防火墙与防火墙之间的缝隙后,所述第三连接部到达所述防火墙之间的缝隙中,转动所述第三连接部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转动并分别与墙体的两侧面紧密贴合;所述防火墙的两侧均设置有螺栓孔,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高端及第二高端的侧部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千构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千构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22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