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式集约形覆土生态陵园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0856.7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1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宋本成;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本成;张勇 |
主分类号: | E04H13/00 | 分类号: | E04H13/00;E21F1/04;E21F16/02;A47G3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吴斌林 |
地址: | 321017 浙江省金华市江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集约 土生 陵园 | ||
一种隧道式集约形覆土生态陵园,该生态陵园位于丘陵下,包括位于地下的地下墓群,所述地下墓群包括至少两层墓层,每一层所述墓层都包括网状结构的地下隧道,所述地下隧道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墓室,所述墓室内设有用于安放寿盒或遗体棺的存放架,每一层墓层内的地下隧道都单独连接有至少一个位于地表上的墓群入口,墓群入口处设有祭奠厅,地下墓群上方的地表采用植被覆盖,墓群入口的前方还设有位于地表的用于举行公共祭祀的祭祀场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陵园建筑,尤其涉及一种隧道式集约形覆土生态陵园。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公墓陵园,即使内部环境再好,也是表露在外的墓地,在平地建设则保用宝贵的平地资源,而且对于区域环境来说,不利于周边土地的附加值开发。
而且目前也有很多将陵墓建在丘陵中,认为丘陵风水好。而且丘陵的占地面积大,但是地形复杂,丘陵为世界五大陆地基本地形之一,丘陵一般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地面崎岖不平,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丘陵由于起伏不断,地面崎岖不平,丘陵上平缓的地面较少,在丘陵中建造陵墓具有很大的难度,特别在丘陵坡地上建半埋式的陵墓,需要严格限定的丘陵和坡地。因此目前丘陵中只是在地表上建造陵墓,对丘陵的利用率非常低,而且也无法满足停车、墓葬礼仪等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隧道式集约形覆土生态陵园,利用地下隧道结构,将墓群建在地下,有效提升土地利用率,位于地表的纪念馆、地表公墓、地表停车场等也更方便祭祀工作,整体结构设计合理。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隧道式集约形覆土生态陵园,该生态陵园位于丘陵下,包括位于地下的地下墓群、义冢和位于地表的纪念馆、地表公墓、广场、送葬通道、地表停车场,地下墓群包括至少两层呈纵向分布的墓层,每一层所述墓层都包括纵横交错贯通成网状结构的地下隧道,所述地下隧道的侧壁上开设有沿着地下隧道设置的若干墓室,所述墓室内设有用于安放寿盒或遗体棺的存放架,存放架上阵列设置有多个存放腔,每一层所述墓层内的地下隧道都单独连接有至少一个位于地表上的墓群入口,墓群入口处设有位于地表的祭奠厅,所述地下墓群上方的地表采用植被覆盖,所述墓群入口的前方还设有位于地表的用于举行公共祭祀的祭祀场所,所述地表停车场位于广场的入口处,所述送葬通道的起始端与地表停车场连通,所述送葬通道经过墓群入口、义冢、地表公墓,该生态陵园设置在土质层坡地上,且坡度位于6°-25°之间,从而避免占用耕地,节约了大量土地,将地下墓群、义冢设置在地下“建墓而不见墓”,没有寻常公墓、陵园与周边居民“心理膈应”问题,位于地表的纪念馆、地表公墓、广场、送葬通道、地表停车场,方便祭祀人员的出行和拜祭,通过地下墓群的设置,在固定面积的土地范围内能设置更多的墓室,且一个墓室中能安放大量的寿盒或遗体棺,从而能够有效的节约土地,且地下墓群上方仍旧覆盖有植被,不会影响地表的使用。在地下墓群的墓群入口位置都设置有祭奠厅,可在祭奠厅内进行焚烧祭祀,便于统一管理,也能减小火灾隐患的发生。义冢内可用于埋葬流浪汉等身份难以辨识的死者,对这些遗体能进行人道主义处理。地表公墓内可用于埋葬对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人物,并设有单独纪念馆,纪念馆内可放置地表公墓内的死者的生前事迹,便于群众对英雄人物纪念以及瞻仰人物事迹。设置的祭祀场所可在清明等节日举行公共祭祀活动。设置的送葬通道专用于送葬,与其他区祭祀场所的人可以分隔开,互不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本成;张勇,未经宋本成;张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08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人驾驶汽车减震监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输送缸电镀原料上料装置用限位夹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