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备弯折构件的形状可变结构体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0116.3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9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松冈德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不二宫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16S5/00 | 分类号: | F16S5/00;F16C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洪秀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构件 形状 可变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从原形状变化为截然不同的形状的形状可变结构体。构成形状可变结构体的各弯折构件具有以形成固定弯折角度的V字状的方式配置的中央连结点、一端连结点及另一端连结点。第一弯折构件(1)的中央连结点(1a)与第二弯折构件(2)的中央连结点(2a)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结。第三弯折构件(3)的中央连结点(3a)与第四弯折构件(4)的中央连结点(4a)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结。第一弯折构件的一端连结点(1b)与第三弯折构件的一端连结点(3b)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结。第二弯折构件的一端连结点(2b)与第四弯折构件的一端连结点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结。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弯折构件为同一形状及同一大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多个弯折构件并通过形状的变化而能够刺激人的视觉上的兴趣的形状可变结构体及在机械上有用的结构体。
背景技术
与本件申请相同的申请人在日本特开2016-211617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根据使用了交叉连杆的伸缩臂的伸缩动作而能够改变平面的形状的面积、立体的形状的体积的面积可变框体及体积可变立体结构物。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116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申请发明人认为,不是仅改变框体的面积、立体结构物的体积,而是从原形状变化为无法预测那样的截然不同的形状不是会更大地勾起视觉上的兴趣,机械上的便利性也提高吗。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从原形状变化为截然不同的形状的作为视觉上的兴趣刺激结构体的形状可变结构体。
这样的形状可变结构体的一实施方式是形状可变板。另一实施方式是伸缩臂结构体。又一实施方式是形状可变框。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形状可变结构体具备第一弯折构件、第二弯折构件及第三弯折构件。
第一弯折构件具有以形成固定弯折角度的V字状的方式配置的第一中央连结点、第一一端连结点及第一另一端连结点。第二弯折构件具有以形成固定弯折角度的V字状的方式配置的第二中央连结点、第二一端连结点及第二另一端连结点,且第二中央连结点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结于第一弯折构件的第一中央连结点。第三弯折构件具有以形成固定弯折角度的V字状的方式配置的第三中央连结点、第三一端连结点及第三另一端连结点,且第三一端连结点及第三另一端连结点中的至少任一方连结于第一弯折构件的第一一端连结点或第一另一端连结点。
本发明的形状可变结构体的典型例即形状可变板是将沿X方向及Y方向相邻的多个构件连结而形成板的结构,具备第一弯折构件、第二弯折构件、第三弯折构件及第四弯折构件。
第一弯折构件具有以形成固定弯折角度的V字状的方式配置的第一中央连结点、第一一端连结点及第一另一端连结点。第二弯折构件具有以形成固定弯折角度的V字状的方式配置的第二中央连结点、第二一端连结点及第二另一端连结点,且第二弯折构件在Y方向上与第一弯折构件相邻。第二中央连结点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结于第一弯折构件的第一中央连结点。
第三弯折构件具有以形成固定弯折角度的V字状的方式配置的第三中央连结点、第三一端连结点及第三另一端连结点,且第三弯折构件在X方向上与第一弯折构件相邻。第三一端连结点及第三另一端连结点中的至少任一方连结于第一弯折构件的第一一端连结点或第一另一端连结点。第四弯折构件具有以形成固定弯折角度的V字状的方式配置的第四中央连结点、第四一端连结点及第四另一端连结点,且第四弯折构件在Y方向上与第一弯折构件相邻。第四一端连结点及第四另一端连结点中的至少任一方连结于第一弯折构件的第一一端连结点或第一另一端连结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不二宫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不二宫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01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