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泵转换阀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0090.2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3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书;刘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明书 |
主分类号: | F16K1/14 | 分类号: | F16K1/14;F16K1/32;F16K11/072;F16K31/12;F16L2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徐汇区龙***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泵 转换 | ||
本发明涉及液压泵转换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液压泵转换阀,包括调节控制装置、阀体罐、输送管、输出管、调节管、第一旋拧手柄、防护回流装置、回流管、安装固定孔、输入管、上连通管、调节球体、螺纹调节杆和下连通管,所述安装固定孔贯穿开设在阀体罐的四个端角,所述输入管固定安装在阀体罐的上端面中部,所述输送管固定安装在阀体罐的底端面中部。本发明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端头使用的缸体或者液压伸缩元件的规格不同,自行的进行调节,有效的避免了输送的油压过大导致液压油渗出,保证了使用元件外部的整洁也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减少了维修保养次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泵转换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液压泵转换阀。
背景技术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是靠发动机或电动机驱动,从液压油箱中吸入油液,形成压力油排出,送到执行元件的一种元件。液压泵按结构分为齿轮泵、柱塞泵、叶片泵和螺杆泵。液压泵转换阀主要用于对液压泵油路的调节和转换,控制液压油的使用路径。
现有的液压泵转换阀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够根据外部控制的液压缸以及液压伸缩元件的不同进行液压的控制和调节,因此经常出现经过转换阀的控制后由于控制元件需要的推力较小液压油供油量过大出现液压油渗出的现象,不仅使得液压泵上沾满油渍不清洁,也加快了装置的故障产生率减少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从而需要一种液压泵转换阀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液压泵转换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液压泵转换阀,包括调节控制装置、阀体罐、输送管、输出管、调节管、第一旋拧手柄、防护回流装置、回流管、安装固定孔、输入管、上连通管、调节球体、螺纹调节杆和下连通管,所述安装固定孔贯穿开设在阀体罐的四个端角,所述输入管固定安装在阀体罐的上端面中部,所述输送管固定安装在阀体罐的底端面中部,且所述上连通管和下连通管分别固定连接在输入管的底端和输送管的上端,所述输出管固定连接在输送管的底端,所述调节控制装置螺纹转动插接在阀体罐的内部,所述回流管固定连接在阀体罐的前端面,所述调节管固定安装在输送管的前端面,所述螺纹调节杆螺纹转动插接在调节管的内部,所述第一旋拧手柄固定连接在螺纹调节杆的一端,所述调节球体固定安装在螺纹调节杆的另一端,所述防护回流装置固定安装在调节管的上方,且所述防护回流装置与输送管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调节控制装置包括紧固螺母、紧固套环、调节转动手柄、连接端、转动调节杆、插接槽、固定螺纹柱、固定限位螺母、转动卡接环、调节管、进油孔和输送孔,所述固定限位螺母螺纹转动安装在固定螺纹柱上,所述插接槽贯穿开设在固定螺纹柱的中部,所述转动调节杆转动插接在插接槽的内部,所述连接端固定安装在转动调节杆远离固定螺纹柱的一端,所述紧固套环固定卡接在连接端上,所述调节转动手柄固定安装在紧固套环上,所述紧固螺母螺纹安装在连接端的前端,所述固定螺纹柱的内部前端开设有转动卡接槽,所述转动卡接环转动卡接在转动卡接槽的内部,所述调节管固定连接在转动卡接环远离固定螺纹柱的一端,所述进油孔和输送孔对称贯穿开设在调节管的中部。
具体的,所述防护回流装置包括插接口、输送连接管、调节口、固定调节板、固定安装螺栓、调节框、锥形调节柱、调节弹簧、推动板、螺纹推杆、第二旋拧手柄和回流输送管,所述插接口开设在调节框上,所述回流输送管固定插接在插接口的内部,所述螺纹推杆螺纹转动插接在调节框的内部,所述螺纹推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螺纹调节杆,且所述插接转动轴转动卡接在推动板的内部,所述第二旋拧手柄固定连接在螺纹推杆远离推动板的一端,所述调节弹簧固定连接在推动板远离螺纹推杆的一端,所述锥形调节柱固定连接在调节弹簧的前端,所述固定调节板通过固定安装螺栓固定安装在调节框的前端,所述输送连接管固定连接在固定调节板的前端。
具体的,所述固定螺纹柱螺纹转动插接在阀体罐的内部,且调节管位于阀体罐的中部,调节管位于输入管和上连通管的正下方,调节管位于下连通管和输送管的正上方。
具体的,所述上连通管和下连通管与调节管接触的一端呈弧形设置,且上连通管和下连通管与进油孔和输送孔相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明书,未经陈明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00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