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无压造粒粉松装密度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68360.6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6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马坤;龚志刚;高志民;韩文坛;张霞;柳廷全;王昊;闫华;邢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田研磨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00 | 分类号: | B28B1/00;C04B35/565;C04B35/622;B07B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无压造粒粉松装 密度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无压造粒粉松装密度工艺,碳化硅料浆在喷雾塔内喷出,碳化硅料浆的高固相小液珠在重力和热风的作用下迅速蒸发水分,形成大小不等的球形颗粒沿喷雾塔内壁向下滚动,经过振动筛分分级出不同粒度组成的造粒粉,其中更为细小的颗粒进入旋风除尘器形成除尘粉,较大的颗粒形成造粒粉,两种粉料混合形成混合粉料,本发明实现了无需更改配方、改造粉体即可提升松装密度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化硅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无压造粒粉松装密度工艺。
背景技术
松装密度是表征粉体综合性能的关键指标,它能反映出粉体的颗粒形状,尺寸,粒度分布等相关性能,因此高松装密度的碳化硅造粒粉在成型过程中更易获得高致密均匀的坯体,目前市面上无压碳化硅造粒粉松装密度一般在0.79-0.83g/cm3,松装密度较低,在不改变粉体粒度的前提下,通过工艺配方等因素调整提高松装密度难度较大,成本也高。
因此设计一种无需更改配方、改造粉体即可提升松装密度的工艺,正是发明人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无压造粒粉松装密度工艺,能实现无需更改配方、改造粉体即可提升松装密度的功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无压造粒粉松装密度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碳化硅浆料;
(2)将上一步骤所得碳化硅浆料通入喷雾塔,进行喷雾;
(3)在喷雾塔内侧由下至上进行鼓风,鼓风机吹出的风经过加热形成热风,热风将喷出的物料进一步吹散、干燥;
(4)上一步骤所得物料沿着喷雾塔内壁向下滚动,滚动的过程中进入设置在喷雾塔下方的过渡料仓进行暂存;
(5)上一步骤所得物料从过渡料仓进入振动筛,进行震动筛分,筛分出来不同粒度的物料分别进入不同的管道,其中较为细小的颗粒进入旋风除尘器形成除尘粉,而较大的颗粒粒度相对集中,成为造粒粉,两种粉料通过管道分别进入两个存储料仓中暂存;
(6)上一步骤所得两种粉料同时通过管道投入混料机内部,进行很合,造粒粉、除尘粉之间的比例范围为5.6:1至2.3:1,混合时间为20min至35min;
(7)上一步骤所得混合物料充分混合之后进行成型;
(8)上一步骤所得物料进行烧结。
进一步,所述造粒粉的松装密度为0.79-0.83g/cm3。
进一步,所述鼓风机的数量不少于一台。
进一步,所述鼓风机吹出的风均匀布满喷雾塔内部空间。
进一步,所述鼓风机分布在喷雾塔内壁上,出风口朝向喷雾塔中心并向上倾斜。
进一步,所述振动筛包括两层筛网。
进一步,所述振动筛上层筛出造粒粉。
进一步,所述振动筛下层筛出除尘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将粒径较大的造粒粉与粒径较小的除尘粉进行混合相互填补颗粒之间的间隙,增加密度,实现了无需更改配方、改造粉体即可提升松装密度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颗粒状态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造粒粉;2-除尘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在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田研磨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田研磨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83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