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镜头污染的可视穿刺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67200.X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5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华;李莹;李志伟;桑小林;张玲;薛辉;蒋易良;张佳锴;陈政;赵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安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90/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苏利军 |
地址: | 213162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镜头 污染 可视 穿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镜头污染的可视穿刺器,包括套管、卡合块和滑块,所述套管内贯穿设置有保护管,且保护管内设置有摄像头,同时摄像头电性连接有连接线路,所述密封膜设置在连接外壳内,且连接外壳侧面开设有第一弧形槽口,所述第二弧形槽口开设在壳体侧面上,右侧的所述第一通口外侧设置有第一卡槽,且第一卡槽设置在壳体右侧面上,所述第二卡槽设置在第一弧形槽口的外侧,且第二卡槽内设置有卡脚,同时卡脚设置在壳体的左侧,所述第二透缝设置在密封膜上,所述滑块设置在保护管外侧面上。该防镜头污染的可视穿刺器,保护管通过透明高分子材料制成,保护管的设置,将摄像头和体内液体分隔开,避免摄像头受到体内液体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视穿刺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镜头污染的可视穿刺器。
背景技术
微创手术应用广泛,在微创手术中穿刺器是手术器械进入人体的操作通道,现有的可视穿刺器,在摄像镜头进入到人体内时,容易与人体内的液体接触,对摄像镜头造成污染,且容易影响摄像镜头的监控效果,如果摄像镜头密封性差,体内液体会对其产生影响,导致其损害,不能满足手术的应用效果,现需要一种防镜头污染的可视穿刺器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镜头污染的可视穿刺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可视穿刺器,在摄像镜头进入到人体内时,容易与人体内的液体接触,对摄像镜头造成污染,且容易影响摄像镜头的监控效果,如果摄像镜头密封性差,体内液体会对其产生影响,导致其损害,不能满足手术的应用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镜头污染的可视穿刺器,包括套管、卡合块和滑块,
套管,所述套管内贯穿设置有保护管,且保护管内设置有摄像头,同时摄像头电性连接有连接线路,所述保护管右端贯穿第一透缝、第一弧形槽口、第二弧形槽口和限位滑槽与限位块相连接,且第一透缝设置在密封膜上,所述密封膜设置在连接外壳内,且连接外壳侧面开设有第一弧形槽口,所述第二弧形槽口开设在壳体侧面上,且第二弧形槽口与限位滑槽相连通,所述限位滑槽设置在壳体内,且壳体设置在连接外壳右侧,同时连接外壳设置在套管右侧;
卡合块,所述卡合块卡合连接在壳体的右侧,且卡合块左侧与穿刺针相连接,所述穿刺针左端贯穿第一通口、第二通口和第二透缝设置在套管内,且第一通口开设在壳体上,右侧的所述第一通口外侧设置有第一卡槽,且第一卡槽设置在壳体右侧面上,同时第一卡槽设置在第二弧形槽口内侧,所述第二通口设置在连接外壳侧面上,且连接外壳的右侧面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设置在第一弧形槽口的外侧,且第二卡槽内设置有卡脚,同时卡脚设置在壳体的左侧,所述第二透缝设置在密封膜上;
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保护管外侧面上,且滑块设置在限位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套管包括有监控腔和操作腔,且套管内设置有监控腔和操作腔,所述监控腔设置在操作腔外侧,且监控腔内贯穿设置有保护管,所述操作腔内贯穿设置有穿刺针。
优选的,所述保护管通过透明高分子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透缝、第一弧形槽口和第二弧形槽口相对应,且第一弧形槽口和第二弧形槽口均设置有两组,同时每组第一弧形槽口和第二弧形槽口均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壳体通过限位滑槽和滑块之间为滑动连接,且限位滑槽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卡合块包括有第一摆放槽、第一弹簧和第一压块,且卡合块侧面开设有第一摆放槽,所述第一摆放槽内设置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外端与第一压块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脚包括有第二摆放槽、第二弹簧和第二压块,且卡脚上设置第二摆放槽,所述第二摆放槽内设置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外端与第二压块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压块上设置有倾斜面,且第二压块为等腰梯形块。
优选的,所述第二卡槽设置有两个,且第二卡槽设置为弧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安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安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72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