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新材料的高强度电缆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64937.6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9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伟;张利;杜正旺;高景栋;刘庆宝;曾淑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电力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华颂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新材料 强度 电缆 支架 | ||
1.一种基于新材料的高强度电缆支架,包括电缆沟(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沟(1)的上端开口,开口处设置有封板(3),所述电缆沟(1)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安装有电缆固定装置(2),所述电缆固定装置(2)包括钢板(6)、陶瓷板(7)、气囊(8)、电缆固定板(13),所述钢板(6)、陶瓷板(7)、气囊(8)依次相邻固定设置,所述电缆固定板(13)固定在陶瓷板(7)远离气囊(8)的一侧面,且电缆固定板(13)上下设置有多组,多组电缆固定板(13)的上方设置有上挡板(10),所述上挡板(10)固定焊接在陶瓷板(7)远离气囊(8)的一面,上挡板(10)的底面和电缆固定板(13)的底面均固定焊接有挂板(21),所述挂板(21)呈L字形结构,挂板(21)的下端上表面固定焊接有两组左右分布的上挡块(22),两组上挡块(22)之间的挂板(21)上设置有上下贯穿的升降槽(26),所述升降槽(26)中活动设置有升降杆(24),所述升降杆(24)的下端固定焊接有卡壳(14),所述电缆固定板(13)的上表面固定焊接有两组挡边(30),两组封板(3)之间固定设置有可弹性变形的气垫(31),所述气垫(31)的上表面设置有多组供电缆卡合的圆形槽(32),所述卡壳(14)呈凹字形结构卡合在气垫(31)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新材料的高强度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3)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支架(5),支架(5)上设置有太阳能板(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新材料的高强度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2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贴合块(23),所述贴合块(23)的端部活动贴合在上挡块(22)的内侧面,所述贴合块(23)的下表面固定焊接有拉持在挂板(21)表面的第一弹簧(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新材料的高强度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24)的表面设置有前后贯穿的滑槽(29),所述滑槽(29)呈竖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新材料的高强度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板(21)上活动设置有转动杆(28),所述转动杆(28)的中部伸入升降槽(26)并活动穿过滑槽(29)设置,所述转动杆(28)的两端均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有活动贴合在挂板(21)前后两侧面的限位螺母(2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新材料的高强度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壳(14)的边角处为圆形倒角,所述卡壳(14)的下端固定焊接有磁性板(35),所述挡边(30)的上表面设置有供磁性板(35)卡合的不锈钢槽(36),所述磁性板(35)与不锈钢槽(36)之间相吸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新材料的高强度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31)的内部设有空腔,空腔中设有多组上下分布的支撑板(34),上下分布的两组支撑板(34)之间通过第二弹簧(33)固定连接,上下分布的两组支撑板(34)分别固定在空腔的上下内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新材料的高强度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板(10)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上传动连接有风扇(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新材料的高强度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板(7)的表面设有贯穿的第一孔(9),所述气囊(8)上设置有与第一孔(9)对应的孔,孔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钢筒(18),所述钢板(6)上对应孔的位置贯穿设有第二孔(16),所述第二孔(16)中穿过螺钉(15)将钢板(6)固定在电缆沟(1)内壁上,所述螺钉(15)的螺帽设置与钢筒(18)的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新材料的高强度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8)的表面固定设置有可向气囊(8)中充气的充气管(19),所述充气管(19)活动穿过陶瓷板(7)远离气囊(8)的一面,充气管(19)的端部密封塞有密封塞(20),所述气囊(8)与气垫(31)的内部通过穿过陶瓷板(7)与电缆固定板(13)内部的连接管(17)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电力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电力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493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级联检测模型的变电站设备缺陷识别方法
- 下一篇: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