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退役大型火力发电电站水力设备的压水蓄能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62200.0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8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宋子琛;韩毅;赵勇;童博;李立勋;冯仰敏;陈臣;高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F03B15/06;H02J3/28;H02J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贺小停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退役 大型 火力发电 电站 水力 设备 蓄能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退役大型火力发电电站水力设备的压水蓄能系统及方法,包括配电网、储能系统和发电系统,其中,所述储能系统至少设置有一组,用于将配电网的富裕电量进行转化;所述储能系统包括电动给水泵、储水池和储存器,配电网的电能输出端连接电动给水泵,所述电动给水泵的进水口连接储水池,所述电动给水泵的出水口连接用于储存高压水的储存器;所述发电系统用于利用储能系统中的高压水进行发电并输出至配电网;本发明有效利用退役的现有大型火力发电电站水力设备;极大地节约了相关的基建和设备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火力发电与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退役大型火力发电电站水力设备的压水蓄能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问题一直是全球各国所关注的关键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能源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作为稳定、成熟、成规模的基荷供电单元,我国陆续建成了一大批大型火力发电电站,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工业实力和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能源系统向着高效化、清洁化的清洁能源方向发展,大型火力发电电站向着大型化、高参数、低排放的方向发展,同时,前期火电大量建设造成的产能过剩使得前期建设的低参数、小规模的机组不能符合现阶段的社会需要。因此,大批低参数机组面临着退役的问题,如何处理好相关机组的退役,经济且环保的应用机组设备,扔待续解决。
另一方面,近年来,清洁能源发电技术快速发展,光伏和风电的度电成本快速下降,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大幅度上升;但与此同时,清洁能源发电需要依靠不稳定的风光资源,因此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因此需要配置相应进行电网的辅助调频和调峰的储能设备;现阶段,抽水蓄能与压缩空气储能以其较低的储能成本而受到了较大的关注,但其对于相关的地形要求较高,建设周期较长,因此不适用于大范围的建设;而电化学储能的建设成本较高,同时储能的装机容量较低。在这一情况下,需要开发出经济性更好、对于选址条件要求更低、容量更大的储能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退役大型火力发电电站水力设备的压水蓄能系统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储能设备的建设存在成本较高、选址条件要求高,同时储能的装机容量较低的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退役大型火力发电电站水力设备的压水蓄能系统,包括配电网、储能系统和发电系统,其中,所述储能系统至少设置有一组,用于将配电网的富裕电量进行转化;所述储能系统包括电动给水泵、储水池和储存器,配电网的电能输出端连接电动给水泵,所述电动给水泵的进水口连接储水池,所述电动给水泵的出水口连接用于储存高压水的储存器;所述发电系统用于利用储能系统中的高压水进行发电并输出至配电网。
优选地,所述储存器包括截止阀、省煤器、锅炉进口集箱、锅炉水冷壁、锅炉出口集箱、过热器、高中压缸体和气水稳压器,其中,所述电动给水泵的出水口通过耐高压管道依次连接省煤器、锅炉进口集箱、锅炉水冷壁、锅炉出口集箱和过热器,所述过热器的进出水口连接高中压缸体上设置的第一进出水口,所述高中压缸体的第一进出水口连接气水稳压器的底部进出水口;所述截止阀设置在所述电动给水泵的出水口和省煤器的进出水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高中压缸体上还设置有第二进出水口和第二进出水口,其中,所述高中压缸体的第二进出水口连接再热器的出水口;所述再热器的进出水口连接所述高中压缸体的第一进出水口。
优选地,所述截止阀的出水口和省煤器的进出水口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压力表和第二气水探测器;所述气水稳压器的顶部进出气口和低压缸体的进出气口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二气水探测器和第二压力表。
优选地,所述气水稳压器内腔的下部与高中压缸体的第一进出水口连接;所述气水稳压器内腔的上部设置有进出气口,该进出气口连接有低压缸体的进出气口;所述低压缸体上设置有稳压气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22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