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散热电容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53781.1 | 申请日: | 2020-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9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嘉特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2/06 | 分类号: | H01G2/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顺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38 | 代理人: | 王大治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科技七路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电容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散热电容器,包括电容器本体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设有卡轴,卡轴的一端卡合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壁的两侧与卡轴的两侧卡合,支撑板上表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设有支撑杆,四个支撑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设有两个固定杆,两个固定杆的两端扥别与四个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在其中一个固定杆上设有支撑结构,使得安装时更加简单便捷,且在支撑板上设有第一螺纹环以及连接管且与电容器本体上的的螺纹环可相互连接固定连通,所以使得电容器本体在安装进支撑板装置上时,可直接通过支撑板底部的卡扣与电路主板连接使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器,特别涉及一种便散热电容器,属于散热电容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便于散热的电容器是通过在电容器的内部或者是在电容器的外接结构上设置有可将电容器内部降温的结构,且用为电容器的内部会使用一些导流性较好的材料填充,在使用时,在电流的反复流通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在设置电容器的安装结构时会设置成便于热量散失的结构特性,所以在选材时,一般会选用大热效果较好的材质制成电容器本体的安装结构。
针对于此,中国专利号CN208548265U 提出了一种高散热电容器,通过在装置的底部设有散热底座板,可以更好的对装置进行散热,中国专利号CN205406293U提出了一种新型散热电容器,通过在装置底部设置有散热片,可是的装置在高温时不会爆裂,提高装置的安全性,中国专利号CN208985860U 提出了一种散热电容器机箱外壳,通过在装置上设有外壳,外壳可导热,使得电容器的内部温度降低,而以上专利中,对于电容器在使用时的安装并没有得到完善,因为电容器是比较脆弱的装置,所以在安装时较为麻烦,用力较大会使之损坏,所以在安装时工作人员会异常小心,安装速度较慢,从而降低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散热电容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散热电容器,所述电容器本体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设有卡轴,所述卡轴的一端卡合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矩形凹槽,且所述凹槽内壁的两侧与卡轴的两侧卡合,所述支撑板上表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设有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设有两个固定杆,且两个所述固定杆的两端扥别与四个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表面中间位置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一螺纹环,且两个第一螺纹环的一端均与支撑板的内部连通,两个所述第一螺纹环的内壁均转动设有连接管。
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杆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设有四个第一固定块,四个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分别转动设有两个转动杆,且两个所述转动杆一端的两侧分别与四个第一固定块的一侧转动连接。
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转动杆一端的一侧开设有圆孔,其中另一个所述转动杆一端的一侧固定设有固定轴,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设有卡扣。
优选的,所述电容器本体外壁的上端卡合两个弧形固定环,且两个弧形固定环外壁的一侧互相铰接,两个所述弧形固定环外壁的另一侧均固定设有套环,且固定轴穿过套环的内壁与其中一个转动杆的内壁卡合连接,所述电容器本体的顶端固定设有导电芯,所述电容器本体外壁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二螺纹环,且两个第二螺纹环的内壁与两个连接管外壁的一端螺纹连接。
优选的,其中另一个固定杆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设有第二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上表面均转动设有第一转动条,两个所述第一转动条一侧的一端均转动设有第二转动条,两个所述第二转动条一侧的一端均固定设有转动轴,两个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弧形固定环的一侧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嘉特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嘉特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37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