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消息队列的区域告警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53397.1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2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郭立玮;温景新;江映燕;尹震超;潘城;李海涛;吴振田;连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26;H04L12/863;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消息 队列 区域 告警 推送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消息队列的区域告警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包括监听不同区域的告警信息并进行预处理;将处理后的告警信息通过发送组件发送信息;所述发送组件根据消息地区属性,将信息发送至对应的消息队列;用户客户端与所述对应消息列队相连接,获取对应区域的告警消息。采用消息队列的方式,通过部署告警消息监听程序集群,快速捕获不同区域的告警消息,使得信息处理有序、快速;消息发送组件根据消息的不同区域属性,把消息发送到相应的区域队列之中,并根据消息的获取情况,决定其保留时间,提高了信息传输速度和信息数据的完整性;用户只获取自身权限对应的区域信息,有效减低消息获取的压力,也清晰的区分消息获取的权限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告警信息推送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消息队列的区域告警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网通信管控系统中,需要对通信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和预警。这要求当通信设备出现异常时,能自动发出告警信息,并且系统可以根据捕获到消息,提醒到对应区域的用户。
在系统中,设备数量庞大,且分布于不同区域,设备产生的告警信息无法单一处理;业务权限上也要求不同区域的设备告警信息,必须通知对应区域的用户。这就要求系统的告警信息通知能进行分区域处理。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信息推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浏览器客户端获取后端产生的消息,利用轮询方式对后端服务器不断发送请求,会对后端服务器产生巨大的压力;利用长连接方式需求建立额外的连接,不仅增加系统主程序连接的压力,也无法解决消息区域权限分离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监听不同区域的告警信息并进行预处理;将处理后的告警信息通过发送组件发送信息;所述发送组件根据消息地区属性,将信息发送至对应的消息队列;用户客户端与所述对应消息列队相连接,获取对应区域的告警消息。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消息队列的区域告警消息推送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监听不同区域的告警信息包括,在程序集中搭建多个监听程序,每个监听程序负责监听一个或多个地区的告警状态,捕获并处理告警信息,所述监听程序在监听区域中采集到的数量达到告警规则阈值时,触发告警信息。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消息队列的区域告警消息推送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通过发送组件发送信息包括,所述发送组件根据告警信息的不同区域进行批量打包,并进行多线程的信息发送,以便同时处理、批量发送大量告警信息。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消息队列的区域告警消息推送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将信息发送至对应的消息队列包括,将监听区域进行分组,不同地区设置不同的区域代码,以地级市作为地区级别划分标准,形成不同的地级市消息队列,并且各个地级市队列独立存储市内的告警信息,并且根据所述不同地区对应的不同区域代码建立地理数据库。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消息队列的区域告警消息推送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用户客户端获取对应区域的告警消息包括,用户在登录客户端时,首先对用户的权限配置进行检验,将所述用户账号自身的地区属性输入所述地理数据库中,根据所述地区属性与对应的区域代码进行匹配,将相同区域代码的所述用户账号和地级市消息队列建立连接,搭建消息获取通道,在进行连接后所述客户端实现信息监听,同时获取所述消息队列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电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33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