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效果好的功能性纱线的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51570.4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17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魏彩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正美线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44 | 分类号: | D02G3/44;D02G3/04;B65H54/28;B65H67/04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周卫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效果 功能 纱线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效果好的功能性纱线,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丝光澳毛的重量百分比为62%~68%、羊绒的重量百分比为6%~9%、抗菌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2%~8%、汉麻的重量百分比为26%~30%,且丝光澳毛、羊绒、汉麻和抗菌纤维的总配比为100%;通过固定套通过外环套带动球头杆上下往复移动,实现驱动轴的往复转动,驱动轴在底座两侧侧壁上的通孔内部转动,实现卡块的往复运动,卡块通过对推杆的移动,使得调节杆在转动杆的上方往复移动,将纱线均匀的缠绕在线轴上,避免纱线只缠绕在线轴的一端,导致缠绕不均匀,无法充分利用线轴的现象,不需要人工调节纱线缠绕位置,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菌纱线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菌效果好的功能性纱线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纱线是一种纺织品,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分为短纤维纱,连续长丝等。抗菌纱线大多运用在医疗领域。
现有的抗菌纱线加工过程中,使用的纱线成轴加工装置,易出现调节杆受到的惯性力过大而损坏的现象,需要时常检修;现有的纱线成轴加工装置无法将纱线均匀的缠绕在线轴上,纱线只缠绕在线轴的一端,导致缠绕不均匀,无法充分利用线轴,需要人工调节纱线缠绕位置,影响工作效率;现有的纱线成轴加工装置,在纱线缠绕完成后,需要人工进行收取线轴工作,无法接收从转动杆上脱落的纱线轴,不便于纱线轴的收集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效果好的功能性纱线的加工工艺,以解决现有的抗菌纱线加工过程中,使用的纱线成轴加工装置,易出现调节杆受到的惯性力过大而损坏的现象,需要时常检修;现有的纱线成轴加工装置无法将纱线均匀的缠绕在线轴上,纱线只缠绕在线轴的一端,导致缠绕不均匀,无法充分利用线轴,需要人工调节纱线缠绕位置,影响工作效率;现有的纱线成轴加工装置,在纱线缠绕完成后,需要人工进行收取线轴工作,无法接收从转动杆上脱落的纱线轴,不便于纱线轴的收集工作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抗菌效果好的功能性纱线,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丝光澳毛的重量百分比为62%~68%、羊绒的重量百分比为6%~9%、抗菌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2%~8%、汉麻的重量百分比为26%~30%,且丝光澳毛、羊绒、汉麻和抗菌纤维的总配比为100%;
该抗菌效果好的功能性纱线由以下工艺制备得到:
将制备好的丝光澳毛、羊绒、汉麻和抗菌纤维按比例混纺,合股加捻制得粗纱,经过混配配组,纺成生粗纱,再经过粗纱煮漂、半脱胶、漂白去氯、生物酶预处理、烘干染色后,进行细纱纱纺;将得到的细纱进行射频干纱、挑纱、络筒、打包、加湿,制得松散状态抗菌纱线;
将松散状态抗菌纱线安装在纱线成轴加工装置的两个放置盘上,将线轴套在转动杆上,再将纱线的一端穿过槽口缠绕在转动杆上的线轴上,通过电机的输出端驱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皮带驱动带轮转动,使得转轴转动,通过转轴上的主齿轮驱动两个传动齿轮转动,使得转动杆转动,转动杆转动时带动线轴转动,将纱线缠绕在线轴上,同时在缠绕的过程中,传动轮转动时,通过固定套通过外环套带动球头杆上下往复移动,实现驱动轴的往复转动,驱动轴在底座两侧侧壁上的通孔内部转动,实现卡块的往复运动,卡块通过对推杆的移动,使得调节杆在转动杆的上方往复移动,将纱线均匀的缠绕在线轴上。
一种抗菌效果好的功能性纱线的加工工艺,该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制备好的丝光澳毛、羊绒、汉麻和抗菌纤维按比例混纺,合股加捻制得粗纱,经过混配配组,纺成生粗纱,再经过粗纱煮漂、半脱胶、漂白去氯、生物酶预处理、烘干染色后,进行细纱纱纺;将得到的细纱进行射频干纱、挑纱、络筒、打包、加湿,制得松散状态抗菌纱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正美线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正美线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15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