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目标农作物的空间格局模拟模型获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49930.7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6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林正雨;陈春燕;刘远利;高文波;刘光辉;陈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T17/05;G06F111/08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李林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目标 农作物 空间 格局 模拟 模型 获取 方法 | ||
1.一种目标农作物的空间格局模拟模型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现有资料获取目标农作物的主导环境变量;
S2:根据主导环境变量,建立目标农作物在目标区域内的空间格局模拟模型,并得到目标农作物的模拟面积;
S3:根据目标农作物在目标区域内的模拟面积进行模型精度检验,判断模型精度是否满足要求,若是,则输出当前空间格局模拟模型,并结束获取方法,否则返回步骤S2;
所述步骤S1中,现有资料包括:目标区域的地理数据以及对应的行政区数据、目标农作物在目标区域内的出现位置数据、所有潜在环境变量的环境变量数据以及目标农作物在目标区域内的统计面积;
所述步骤S2的具体步骤为:
S2-1:根据目标区域的地理数据以及对应的行政区数据,建立目标区域的地理模型;
S2-2:根据现有资料中目标农作物出现位置数据和主导环境变量的环境变量数据,使用最大熵原理建立目标农作物种植分布与主导自然环境变量关系模型;
S2-3:对目标农作物种植分布与主导自然环境变量关系模型进行精度检验,精度检验通过后,进入步骤S2-4,否则返回步骤S2-2;
S2-4:使用目标农作物种植分布与主导自然环境变量关系模型获取目标区域内的目标农作物分布概率;
S2-5:根据目标农作物的出现位置数据,将目标区域内的目标农作物分布概率添加至目标区域的地理模型的对应位置;
S2-6:将步骤S2-5得到的目标区域的地理模型转换为栅格,并获取每个栅格内的目标农作物分布概率;
S2-7:使用空间分配算法,按照栅格内的目标农作物分布概率从大到小的顺序,将每个行政区的统计面积依次分配至对应的栅格,并标识选择点,得到目标农作物在目标区域内的空间格局模拟模型;
S2-8:将每个行政区的所有选择点对应的栅格内分配的面积进行累加,得到每个行政区的目标农作物的模拟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目标农作物的空间格局模拟模型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具体步骤为:
S1-1:根据现有资料中所有潜在环境变量的环境变量数据,获取所有潜在环境变量的贡献率;
S1-2:根据所有潜在环境变量的贡献率选择主导环境变量,即将贡献率超过贡献率阈值的潜在环境变量作为主导环境变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目标农作物的空间格局模拟模型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贡献率阈值为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目标农作物的空间格局模拟模型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中,目标农作物种植分布与主导自然环境变量关系模型的公式为:
式中,p(y=1|x)为目标农作物分布在站点x处的概率;p(x)为站点x选择概率,其中,p(y=1)为整个目标区域内目标农作物分布概率;p(x|y=1)为站点x处目标农作物的模拟分布概率;π(x)为根据目标农作物出现位置数据得到的站点x处目标农作物的真实分布概率,其中,π(x)=p(x|y=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目标农作物的空间格局模拟模型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3中,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下面积即AUC值对目标农作物种植分布与主导自然环境变量关系模型进行精度检验,当AUC值大于0.75时,精度检验通过,否则精度检验不通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目标农作物的空间格局模拟模型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模型精度检验的具体步骤为:
A1:将每个行政区的目标农作物的模拟面积和现有资料中对应的统计面积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相关系数;
A2:将每个行政区的目标农作物的模拟面积和现有资料中对应的统计面积进行误差分析,得到相对误差,统计相对误差大于相对误差阈值的行政区的个数,并根据相对误差大于相对误差阈值的行政区的个数和行政区总个数,得到占比;
A3:当相关系数大于相关系数阈值且占比小于占比阈值时,模型精度合格,否则,模型精度不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993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