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线中间剥皮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9683.0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3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方俊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G1/12 | 分类号: | H02G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瑶云 |
地址: | 52909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线 中间 剥皮 装置 | ||
本发明专利申请涉及导线剥皮技术的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导线中间剥皮装置,包括用于包夹导线的夹具、用于环切导线的环切机构、至少两组用于沿导线轴线方向横切导线的横切机构、以及使所述夹具沿导线的轴线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夹具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所述环切机构设置于夹具的一端面,所述横切机构靠近夹具的另一端设置。该技术方案使剥皮装置不仅能对导线靠近自身两端的部分进行剥皮,而且还能对导线中间的任意一部分进行剥皮,提高了剥皮装置的使用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申请涉及导线剥皮技术的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导线中间剥皮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人们日常用电的过程中,当用电线路因出现故障而需要进行维护和检修时,人们需要先借助剥皮装置将导线外围的绝缘皮剥开,然后才能进行导线的驳接工作。
公告号为CN2586267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绝缘导线剥皮器,剥皮器分为平台部分和V型槽部分,工作时导线被夹在平台与V型槽之间;平台部分与V型槽部分又安装在一方型导轨上,并能以导轨为同一轴作相对或相反方向运动,当导线直径不同时,使用者可以调整平台和V型槽之间的间隙,以便于导线的装入;平台的一侧面装有一切刀,切刀的尾部与一调整旋钮相连,旋转调整旋钮可使切刀的刀头向导线径心移动;由于调整旋纽连续可调,使得当导线的绝缘层厚度不同时,使用者可以微调进刀尺寸,而不必更换切刀;当使用者同时沿刀口切入方向旋转剥皮器,切刀即可对导线的绝缘皮进行环切,使得导线的绝缘皮出现开口,从而使用者可将绝缘皮从导线上剥离并进行导线的驳接工作。
然而,该技术方案只能对导线靠近自身两端的部分进行剥皮,而无法对导线的中间部分进行剥皮,导致该剥皮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灵活性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剥皮装置的使用灵活性,本发明专利申请提供一种导线中间剥皮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导线中间剥皮装置,包括用于包夹导线的夹具、用于环切导线的环切机构、至少两组用于沿导线轴线方向横切导线的横切机构、以及使所述夹具沿导线的轴线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夹具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所述环切机构设置于夹具的一端面,所述横切机构靠近夹具的另一端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需要对导线进行剥皮时,先用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包夹导线;然后使用环切机构对导线的绝缘皮进行环切,使导线的绝缘皮产生中心线与导线的轴线共线的环形切口;接着使用者再通过移动机构控制剥皮装置沿导线的轴向移动的,使得第一横切机构与第二横切机构同时对导线的绝缘皮进行横切,从而使得导线的绝缘皮产生两道沿轴向的线形切口;当导线的绝缘皮上的两道线形切口均与环形切口相交时,停止横切操作;此时,使用者可手动或者借助钳子之类的工具将导线的绝缘皮沿两道线形切口剥开,从而对导线进行驳接操作。上述技术方案使剥皮装置不仅能对导线靠近自身两端的部分进行剥皮,而且还能对导线中间的任意一部分进行剥皮,提高了剥皮装置的使用灵活性。由于导线的绝缘皮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被剥开的绝缘皮能够在自身的弹性作用力下恢复形变并重新包裹导线,保证了导线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具与所述第二夹具之间连接有锁紧螺杆,所述锁紧螺杆伸出所述第一夹具的部分或者伸出所述第二夹具的部分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使用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包夹导线时,先将导线置于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之间,并将锁紧螺杆远离第一夹具的一端插接贯穿第二夹具,然后将锁紧螺母旋进锁紧螺杆伸出第二夹具的部分;当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相互靠近的侧面均挤压导向的外周面时,停止旋转锁紧螺母。由于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之间通过锁紧螺杆与锁紧螺母连接,使得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之间既易于组合又易于拆分。
优选的,所述锁紧螺杆的数量为两根,所述锁紧螺母的外型为羊角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96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