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座椅气压棒复合活塞体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9089.1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3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伟达气弹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0;F15B15/22;A47C3/3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朗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2 | 代理人: | 邱晓琳;赵华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气压 复合 活塞 | ||
本发明公开了座椅气压棒复合活塞体,包括固定板与管套,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置有管套,所述固定板与管套固定连接,所述管套内部底端设置有卡簧,所述卡簧的上端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上侧外端设置有顶套,本发明中通过在活塞杆的上端设置有缓冲机构,并且在缓冲机构的上端表侧设置有缓冲组件,这样在缓冲机构与阻尼器相互接触的时候,可以通过顶端的缓冲组件减小受到的作用力,这样可以使得该活塞杆不会出现由于碰撞导致出现损坏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座椅调节机构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座椅气压棒复合活塞体。
背景技术
气压棒,包含一直立延伸的中空管状外缸、一同轴固结于该外缸中且内部界定出一气室的中空管状内缸、一可上下移动地气密塞装于该内缸内的活塞、一自该活塞向下延伸出外缸的活塞杆,及一气密地装在内缸上端部内的控制装置。
现有的气压棒复合活塞体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气压棒复合活塞体在使用时大部分都是采用弹簧达到缓冲的效果,这样在长期使用时,弹簧本身的弹性可能会随之下降,这样会导致该气压棒的使用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座椅气压棒复合活塞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座椅气压棒复合活塞体,包括固定板与管套,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置有管套,所述固定板与管套固定连接,所述管套内部底端设置有卡簧,所述卡簧的上端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上侧外端设置有顶套,所述活塞杆的上端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上端设置有气腔,所述气腔的内部上端设置有阻尼器,所述气腔的外侧设置有外管,所述外管的上端设置有开关轴,所述缓冲机构的组成包括有缓冲组件、支架与连接柱,所述缓冲组件的下端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柱。
优选的,所述阻尼器的组成包括有框架、填充腔、滑动座与限位板,所述框架内部底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上端设置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上端设置有填充腔。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连接柱内部一周处设置有内螺纹槽。
优选的,所述填充腔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填充腔的内部填充有液压油且液压油的填充量小于填充腔的容积。
优选的,所述卡簧为弹簧状结构,所述卡簧固定在活塞杆底端。
优选的,所述管套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管套的外端表侧经过抛光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座椅气压棒复合活塞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通过在活塞杆的上端设置有缓冲机构,并且在缓冲机构的上端表侧设置有缓冲组件,这样在缓冲机构与阻尼器相互接触的时候,可以通过顶端的缓冲组件减小受到的作用力,这样可以使得该活塞杆不会出现由于碰撞导致出现损坏的现象;
(2)、本发明中在气腔的顶端设置有阻尼器,而且该阻尼器内部的滑动座与缓冲机构均为凸台结构,这样在缓冲机构与阻尼器相互接触时,可以使得缓冲机构插接到阻尼器的内部,在凸台状结构的作用下减小受到的作用力,而且在填充腔内部的液压油作用下再次进行作用力的抵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座椅气压棒复合活塞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缓冲机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阻尼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卡簧;3、活塞杆;4、顶套;5、管套;6、缓冲机构;61、缓冲组件;62、支架;63、连接柱;7、气腔;8、阻尼器;81、框架;82、填充腔;83、滑动座;84、限位板;9、外管;10、开关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伟达气弹簧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伟达气弹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90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