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业种植用移栽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5984.6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4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肖子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鲮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3/04 | 分类号: | A01G23/04;A01C5/04;A01G7/06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业 种植 移栽 | ||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农业种植用移栽器,针对市场上的树苗栽种装置还是有许多地方需要人工进行配合,挖坑和树苗栽种的时机不能很好把握,需要先挖坑将装置移走后再栽种树苗,降低了树苗栽种效率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立板,且底板顶端的另一侧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支架,且支架的顶端外壁开设有第一圆形孔,所述第一圆形孔的内壁插接有漏斗,且底板顶端的另一侧外壁设置有固定板。本发明需要人工出力的地方很少,且栽种的坑在挖好的同时树苗就被种进去了,挖坑和树苗栽种的时机把握的很好,避免了需要先挖坑将装置移走后再栽种树苗的现象发生,提高了树苗的栽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业种植用移栽器。
背景技术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农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农业中也包括树苗栽种领域,树苗也简称苗木,各种果树苗、乔木、灌木幼苗的总称。通常需要两人相互配合进行,一人负责用工具挖坑,另一人将树苗取出进行简单处理后再放入坑内,最后填上碎土完成栽种,栽种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工具,需要来回多次往返的取用工具和树苗,花费时间长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树苗栽种装置还是有许多地方需要人工进行配合,挖坑和树苗栽种的时机不能很好把握,需要先挖坑将装置移走后再栽种树苗,降低了树苗的栽种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市场上的树苗栽种装置还是有许多地方需要人工进行配合,挖坑和树苗栽种的时机不能很好把握,需要先挖坑将装置移走后再栽种树苗,降低了树苗栽种效率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农业种植用移栽器。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农业种植用移栽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立板,且底板顶端的另一侧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支架,且支架的顶端外壁开设有第一圆形孔,所述第一圆形孔的内壁插接有漏斗,且底板顶端的另一侧外壁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顶端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顶端的一侧外壁通过铆钉连接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主动轮,且主动轮的外壁通过传送带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底端外壁设置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旋叶片,且螺纹杆与外壳相连接,所述螺纹杆和从动轮的顶端外壁均开设有第二圆形孔,且第二圆形孔均与漏斗的尺寸相适配,且支架顶端的另一侧外壁通过铆钉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齿轮组,且齿轮组顶端的两边外壁均通过螺纹连接有主动辊。
优选地,所述主动辊的外壁均活动连接有波浪形板,且波浪形板的另一侧内壁均活动连接有从动辊,从动辊均与支架相连接,波浪形板均呈倾斜设置,波浪形板的倾斜角度均为十五度至二十度。
优选地,所述波浪形板的外壁均通过螺钉连接有三至五个等距离分布的固定夹,且支架的顶端外壁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有营养箱,营养箱位于波浪形板的正下方。
优选地,所述立板的另一侧外壁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滑动板的另一侧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弹簧夹。
优选地,所述立板底端的另一侧外壁通过铆钉连接有液压缸,且液压缸通过活塞杆与滑动板相连接,立板顶端和底端的另一侧外壁均通过螺钉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两边外壁均设置有斜面,斜面均与弹簧夹的尺寸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底板底端外壁的四角处均设置有轮胎,且底板底端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两个等距离分布的刮土板,刮土板均呈弧形设置。
优选地,所述立板底端的另一侧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放置板,且放置板呈倾斜设置,放置板的倾斜角度为二十五度至三十度,放置板的两边外壁均设置有护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鲮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淮北鲮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59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