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激光同轴送粉工艺修复支承辊的金属粉末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44999.0 | 申请日: | 2020-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07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 发明(设计)人: | 程四华;吕迺冰;穆相林;孙齐松;晁月林;徐士新;周洁;王晓晨;佟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B22F9/08;B33Y70/00;C22C38/02;C22C38/04;C22C38/44;C22C38/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王瑞琳 |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激光 同轴 工艺 修复 支承 金属粉末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激光同轴送粉工艺修复支承辊的金属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由如下质量分数的化学成分组成:C:0.4-0.5%,Si:0.2-0.5%,Mn:0.2-0.5%,P≤0.02%,S≤0.015%,Cr:4.5-5.5%,Ni:0.15-0.82%,Mo:0.2-0.4%,V:0.1-0.2%,O≤0.03%,N≤0.03%,余下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同轴送粉工艺修复支承辊的金属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的微观形貌为球形,所述粉末的粒径服从正态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同轴送粉工艺修复支承辊的金属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粉末的粒径为50-15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同轴送粉工艺修复支承辊的金属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辊由如下质量分数的化学成分组成:
C:0.4-0.5%,Si:0.2-0.3%,Mn:0.2-0.4%,P≤0.02%,S≤0.015%,Cr:4.5-5.5%,Ni:0.15-0.82%,Mo:0.2-0.4%,V:0.1-0.2%,余下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同轴送粉工艺修复支承辊的金属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预合金棒加热至1600-1700℃熔化后,在5-7Mpa的气雾压强下雾化,获取熔滴;所述预合金棒由如下质量分数的化学成分组成:C:0.4-0.5%,Si:0.3-0.5%,Mn:0.4-0.5%,P≤0.02%,S≤0.015%,Cr:4.5-5.5%,Ni:0.15-0.82%,Mo:0.2-0.4%,V:0.1-0.2%,O≤0.03%,N≤0.03%,余下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
所述熔滴冷却后,获得金属粉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同轴送粉工艺修复支承辊的金属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过程中,采用喷嘴提供高速惰性气体喷吹雾化,所述喷嘴的角度为20°-30°,所述喷嘴的直径为5-10mm,所述惰性气体和金属液液的流量比值为0.4-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同轴送粉工艺修复支承辊的金属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为如下任意一种:氩气、氦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同轴送粉工艺修复支承辊的金属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合金棒的直径为50-60m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同轴送粉工艺修复支承辊的金属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功率为25-35kW,所述加热时间为30-6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同轴送粉工艺修复支承辊的金属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方法为将所述预合金棒感应加热进行电极熔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499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种多层升降式温室大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管道检测机器人电缆自动同步收放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