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镁合金板材室温增厚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44692.0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03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梁伟;张王刚;刘一鸣;杨飞;田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C37/02 | 分类号: | B21C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孙玲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镁合金 板材 室温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镁合金板材室温增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室温下,通过弯曲模具使镁合金板材发生弯曲变形;步骤S1的执行方法如下:
S11:将镁合金板材置于型腔为矩形的侧开口开合式弯曲模具内,并采用与模具开口处尺寸相对应的顶盖将模具封口;
S12:将封口后的模具顶盖朝上,向顶盖处施压使处于模具中的镁合金板材侧向受压发生弯曲变形;
S2:室温下,通过矫直模具对弯曲变形的镁合金板材进行限宽压直;步骤S2的执行方法如下:
S21:将经过弯曲的镁合金板材取出,并置于腔体形状为矩形的开合式限宽压直模具中;
S22:将放有弯曲镁合金板材的模具放置在轧机下,调整轧机压下量进行轧制,使弯曲的镁合金板材压直;
S3:单次或多次反复步骤S1-S2,实现镁合金板材的增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板材室温增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中,作用于顶盖的施压压强为2MPa,施压时间为5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板材室温增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2之后还包括开模步骤:打开开合式限宽压直模具,取出限宽压直后的镁合金板材。
4.一种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镁合金板材室温增厚方法的镁合金板材室温增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力机,所述压力机包括底座和加载机构;
弯曲模具,所述弯曲模具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包括敞口型腔和设置于所述敞口型腔开口处的封口模具,所述封口模具与所述加载机构连接;
限宽压直模具,所述限宽压直模具包括封口上模和敞口下模,弯曲板材置于所述封口上模和所述敞口下模之间,且所述敞口下模的宽边内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宽压直模具用于放置在轧机上,通过所述轧机对模具进行下压轧制,将所述敞口下模内的弯曲板材压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镁合金板材室温增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机还包括顶座,所述顶座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且所述顶座与所述底座之间连接有支撑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镁合金板材室温增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和所述底座上分别设置有上压块和下压块,所述上压块和所述下压块之间为模具放置空间;且所述上压块的顶端连接所述加载机构,底端连接所述封口模具。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镁合金板材室温增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模具采用模具钢5CrMnMo材料制作;所述限宽压直模具采用模具钢5CrMnMo材料制作。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镁合金板材室温增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机构包括液压缸和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液压缸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469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头马达、摄像头和电子装置
- 下一篇:便于玻璃搬运用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