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下打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43399.2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4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新 |
主分类号: | E21B31/16 | 分类号: | E21B31/16;E21B21/00;E21B3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吴东勤 |
地址: | 066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打捞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下打捞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打捞筒;置于所述打捞筒内的过滤筒,四周设有过滤孔;安装于所述打捞筒内并设于所述过滤筒底部的第一抽液泵,通过所述第一抽液泵将所述钻井液自所述打捞筒抽入至所述过滤筒内,所述钻井液经所述过滤筒过滤后排出;套设于所述打捞筒的夹持机构,可沿所述打捞筒上下移动调节,使得所述夹持机构可呈张开状态或呈收折状态,以实现夹住钻井液中的异物。本发明的井下打捞装置通过设置的抽液泵将钻井液抽入到过滤筒中进行过滤,过滤筒上的过滤孔的尺寸小于异物的尺寸,能够将异物隔离在过滤筒内,对于尺寸较大的异物来说,通过夹持机构能够夹住较大尺寸的异物,实现异物的全面打捞,打捞成功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打捞井内异物的井下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不断延长,油田开发后期,分层注水,防砂施工都需要封隔器,而在作业施工中,由于带封管柱解卡等工序的存在,会使部分封隔器胶皮落入井内,如果不及时的对脱落的胶皮进行打捞,大量被刮落的胶皮碎片就会悬浮在井筒内,造成冲砂、通井、射孔等遇阻现象,在下入封隔器时容易触发封隔器的中途坐封,形成误操作,有时甚至出现了胶皮卡凡尔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油井的免修期和作业施工队伍的经济效益。此时,只能通过修井作业来排除故障,恢复正常生产。
封隔器类胶皮落物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带封管柱作业时遇卡,长时间、多次上提下放解卡,造成胶筒胶皮脱落或者破裂。
第二,由于管柱遇卡,套磨铣时会造成封隔器破裂、破碎,在井筒形成小块胶皮落物。
第三,由于套管存在毛刺、腐蚀、结垢、变形等问题,上提管柱时使封隔器胶筒受损,造成胶筒胶皮划破落井。
第四,封隔器在井下工作时间长,橡胶老化,胶皮脱落或破裂落井。
第五,封隔器胶筒本身质量存在问题,如封隔器找漏施工需要多次座封打压,质量不合格的胶筒会破损落井。
封隔器胶皮因类型不同,使得其密度也不同,其密度一般为1.01~1.2,封隔器胶皮碎片属于小物件落物,其特点是弹性大、易变形、不易碎、悬浮性强。胶皮脱落后,可在水中滞留,并随着井眼中液体的紊流而上下起伏运动,采用常规的修井工具不易打捞和粉碎,使得后续的施工作业无法正常进行或造成新的卡钻事故,从而大大增加了修井时间,妨碍了油水井增产、增注等各种工艺措施的实施。
现有打捞装置由三齿内钩、一把抓以及反循环打捞蓝,但该些打捞装置存在打捞成功率低,打捞效果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井下打捞装置,可以解决现有井下打捞装置不易打捞和粉碎钻井液中的异物以及打捞成功率低、打捞效果差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井下打捞装置,用于伸入井内打捞钻井液中的异物,所述井下打捞装置包括:
内部中空的打捞筒,所述打捞筒具有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
置于所述打捞筒内的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四周设有过滤孔,所述过滤筒的顶部具有一筒口,所述筒口对应所述顶部开口设置,所述过滤筒的底部封闭;
安装于所述打捞筒内并设于所述过滤筒底部的第一抽液泵,通过所述第一抽液泵将所述钻井液自所述打捞筒的顶部开口抽入至所述过滤筒内,所述钻井液经所述过滤筒过滤后从所述打捞筒的所述底部开口排出;
以及套设于所述打捞筒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可沿所述打捞筒上下移动调节,通过上下移动调节可使得所述夹持机构呈张开状态或呈收折状态,以实现夹住钻井液中的异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新,未经张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33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